对菊

解印归来叹寂寥,黄花难觅旧根苗。

祇缘三径荒凉后,移向洪门不姓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对菊》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通过描绘解印归来的寂寥心境与对菊花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

首句“解印归来叹寂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归家后的感受。解印,通常指卸下官职,归隐田园。诗人归来后,内心充满了孤寂之感,这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空旷,更是心灵深处的落寞与失落。

次句“黄花难觅旧根苗”,黄花在此特指菊花,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在诗人眼中,菊花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美丽花卉,更象征着高洁、坚韧的精神品质。然而,“难觅旧根苗”暗示着菊花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生机与活力不再,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第三句“祇缘三径荒凉后”,“三径”出自东汉末年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原意是指归隐者居住地的小路,此处借指诗人的居所或内心世界。荒凉二字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萧条与内心的孤独,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回归后的寂寞与失落。

最后一句“移向洪门不姓陶”,“洪门”可能指的是社会、官场,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世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此句表达的是诗人虽然离开了官场,但内心依然渴望着那种自由、高洁的生活状态,如同陶渊明一样,追求精神的独立与自由。然而,“不姓陶”则表明这种追求并未实现,诗人仍然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内心仍存有遗憾与无奈。

综上所述,《对菊》一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现状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由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题东屿书房

书房在东屿,编简乱抽寻。

曙色千山晓,寒灯午夜深。

江湖勤会面,坐卧独观心。

秋浦瓜期近,何当寄此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芹溪九曲诗(其一)

一曲移舟采涧芹,市声只隔一江云。

沙头唤渡人归晚,回首芦峰月一轮。

形式: 七言绝句

芹溪九曲诗(其二)

二曲溪边万木林,水环竹石四时清。

渔歌棹入斜阳里,隔岸时闻一两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芹溪九曲诗(其三)

三曲舟行龙尾滩,推蓬把酒见南山。

回头点检仙踪迹,万顷白云时自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