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区君玉宿白云山

寂寂虚窗瞰碧岑,孤灯一榻白云阴。

泉因洗钵来香积,月伴听经到法林。

露冷松风生涧底,僧閒夜语隔溪深。

空山秋色无人管,惟有寒螀绕砌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云山夜晚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独特的氛围与自然之美。

首联“寂寂虚窗瞰碧岑,孤灯一榻白云阴”,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虚窗暗示了空间的空旷与静谧,碧岑则点明了山色的青翠欲滴。孤灯与一榻的组合,以及白云的阴影,共同构建了一个孤独而宁静的场景,仿佛是诗人独自一人在山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颔联“泉因洗钵来香积,月伴听经到法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与神圣的氛围。洗钵与香积,以及听经与法林,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佛教文化的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精神寄托。泉水与月光的互动,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

颈联“露冷松风生涧底,僧閒夜语隔溪深”,通过露水、松风和夜语,将自然界的动态与人的活动巧妙融合。冷露与松风,描绘了山间清晨的清新与凉爽;僧人之间的闲谈,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尾联“空山秋色无人管,惟有寒螀绕砌吟”,以空山秋色作为背景,强调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但同时也突出了生命的力量。寒螀(即寒蝉)的吟唱,虽是孤独的声音,却也充满了生命力,成为了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白云山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追求。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庚申秋日恭陪王侍御老师往宁阳奉祭太师祠限韵

千秋流韵使人思,下马城隅拜旧祠。

召杜堂前歌乐只,冷风亭畔弄流飔。

山僧迓客开閒院,父老逢人话往时。

樗散亦叨门下士,一杯明水荐江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用长公韵

南溟天外几重天,海国神祠占碧湾。

九译梯航来粤峤,累朝琮璧镇灵山。

观风此日留高韵,揽辔清时识壮颜。

独有宫桃沾雨露,偏多离思水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题叶山人溪上新居

郭外遥遥可辟喧,买居兼得带荒园。

白蘋浪里藏鱼市,红树中间见酒村。

小雨邮云来石榻,寒潮送月到柴门。

常闻采药归家少,墙上人题姓字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同甘存之区君玉游蒲涧次长公韵

古寺荒凉夕照前,空馀石壁泻流泉。

行穿宿莽千迷道,却望悬崖一线天。

涧底有蒲堪服食,山中无榻可安禅。

依稀似识曾游地,莫是前身白鹤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