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存之区君玉游蒲涧次长公韵

古寺荒凉夕照前,空馀石壁泻流泉。

行穿宿莽千迷道,却望悬崖一线天。

涧底有蒲堪服食,山中无榻可安禅。

依稀似识曾游地,莫是前身白鹤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荒凉、夕阳映照下的静谧画面。诗人通过“空馀石壁泻流泉”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古寺的荒凉感相结合,流泉自石壁倾泻而下,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古寺往日的繁华与生机。接下来,“行穿宿莽千迷道,却望悬崖一线天”,描绘了探索者在茂密的草木间穿行,最终望见一线天光的情景,既表现了探索的艰难,也寓意着希望与光明。

“涧底有蒲堪服食,山中无榻可安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修行的思考。涧底生长的蒲草可以作为食物,象征着自然界的馈赠;而山中无处安放的禅榻,则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不易。最后,“依稀似识曾游地,莫是前身白鹤仙”两句,以一种神秘而悠远的语气,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仿佛诗人自己就是曾经在此修行的白鹤仙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南华寺(其一)

香泉流出响淙淙,回合宁知翠几重。

度过盘冈微有径,转寻洞口已无踪。

山中原亩全归寺,庄落僧徒半力农。

行列溪桥还五里,遥风先送殿前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游南华寺(其二)

山门矗矗临溪水,绀宇森森锁翠微。

玉检三朝封御敕,金函几世护传衣。

天花和雨空中落,松子飘霜殿角飞。

欲识西来真面目,一龛灯影鉴重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夜宿黄塘驿

候馆迢迢未向明,劳人深夜听严更。

家山故梦犹萦枕,仆马前途已戒程。

冲雪自怜双鬓薄,肩云休讶一囊轻。

名场苦海真谁破,屈指庾关五度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东华寺故址

空江禅院杳无踪,浩劫何年此地逢。

金像有灵浮浪出,石碑无字半坭封。

溪边网得前朝钵,海上人收古殿钟。

十载经游浑一梦,依稀还记寺门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