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可羡罗敷自有失,愁中漫捋白髭须。
豹钱骢子能擎举,兼著连乾许换无。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段成式的《戏高侍御七首》之七。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哲理。
“可羡罗敷自有失”一句,以“罗敷”比喻事物的完美无瑕,而“自有失”则表明即便是最完美的事物,也难免会有一些遗憾。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带走了许多东西,包括个人的美好和能力。
“愁中漫捋白髭须”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年华老去的哀愁。通过“愁中”二字,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安,而“漫捋白髭须”则形象地描绘出岁月在脸上的刻痕,以及诗人对此种自然规律无力回天的情绪。
至于“豹钱骢子能擎举,兼著连乾许换无”,这里的“豹钱”和“骢子”都是古代珍贵物品的象征,而“能擎举”则是说这些珍贵之物仍旧能够被人所重视。然而,“兼著连乾许换无”却表明即便是在拥有这些珍宝的情况下,也无法与天上的星辰交换,即便是最珍贵的人间之物,在面对自然界的伟大时也是渺小且无力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世事无常以及个人力量有限等主题的深刻感悟。诗中虽有哀愁,但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充满智慧与情感的佳作。
不详
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闲对弈楸倾一壶,黄羊枰上几成都。
他时谒帝铜池晓,便赌宣城太守无。
虎到前头心不惊,残阳择虱懒逢迎。
东林水石未胜此,要假远公方有名。
枝枝交影锁长门,嫩色曾沾雨露恩。
凤辇不来春欲尽,空留莺语到黄昏。
水殿年年占早芳,柔条偏惹御炉香。
而今万乘多巡狩,辇路无阴绿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