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枝枝交影锁长门,嫩色曾沾雨露恩。
凤辇不来春欲尽,空留莺语到黄昏。
这是一首描绘春末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美好事物不再到来的哀伤。诗中“枝枝交影锁长门”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一种封闭与隔绝。“嫩色曾沾雨露恩”则展示了大自然的恩赐与生机。
“凤辇不来春欲尽”,这里的“凤辇”是帝王车驾的代称,意指贵人或美好事物的到来。在此,它象征着期待已久却未能实现的理想或愿望。“春欲尽”则表明时光在不断流逝。
最后一句“空留莺语到黄昏”,“莺语”指的是燕子的鸣叫声,常用来比喻闲适的生活或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空留”则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面对逝去美好的无力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过去、美好事物难以再现的一种哀愁与期待之情。
不详
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水殿年年占早芳,柔条偏惹御炉香。
而今万乘多巡狩,辇路无阴绿草长。
玉楼烟薄不胜芳,金屋寒轻翠带长。
公子骅骝往何处,绿阴堪系紫游缰。
嫩叶初齐不耐寒,风和时拂玉栏干。
君王去日曾攀折,泣雨伤春翠黛残。
微黄才绽未成阴,绣户珠帘相映深。
长恨早梅无赖极,先将春色出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