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重三

新绿生秧,乱红吹雪,春如房老争妍。

久忘佳节,花外报啼鹃。

出郭晴蛙在水,纸鸢放乌牸耕田。

湔裙路,悠然会意,人物永和年。芳原。

心万里,青山直北,雁路横天。

想铜街三月,门外榆钱。

忍听潭边禊事,徘徊到怪鸟湘川。

乡愁近,青羊小市,风鹤八公山。

形式:

鉴赏

这首《满庭芳·重三》是清代末期诗人赵熙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光和诗人的情感寄托。词中通过“新绿生秧,乱红吹雪”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秧苗新绿与落花如雪形成鲜明对比,富有诗意。"春如房老争妍"则寓言般地表达了春光虽好,但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久忘佳节,花外报啼鹃”流露出诗人对节日的淡忘,但被杜鹃鸟的啼声唤醒,暗示着时光流转,传统节日的温馨记忆犹在。接下来的“出郭晴蛙在水,纸鸢放乌牸耕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晴空下的蛙鸣和放飞的风筝,展现出农耕时节的田园画卷。

“湔裙路,悠然会意,人物永和年”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安定、人民和睦的期盼。“芳原。心万里”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广阔胸怀,以及对远方青山、雁阵的遥想。词的后半部分,诗人借“铜街榆钱”、“潭边禊事”等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

最后,“乡愁近,青羊小市,风鹤八公山”以生动的意象收束全词,乡愁渐浓,青羊小市的寻常生活场景,以及风鹤八公山的典故,都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春天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和历史联想的优美词作。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露华.夜中大雷雨,用碧山韵,明日清明节也

万花尽坼。过廿四番风,绿遍山色。

夜雨作寒,遥想刺桐披拂。

梦中怒到阿香,湿透碧油窗格。

春浪软,城西半陂,定涨溪骨。衰年到耳心恻。

算去日灾祥,愁动诗魄。剩把翠蒿和露,晨起亲摘。

杜鹃又啭清明,一色水田秧出,天道远,铙歌甚时住得。

形式:

满庭芳.清明

春雨连宵,冻雷惊笋,落红堆做清明。

香街十字,邻女卖朱樱。

岁岁东风柳线,韩翃句、送老山城。

无憀甚,棠梨社酒,吹角下江兵。春耕。

齐绿野,经年似梦,妖鸟罗平。

又野乌衔纸,坟草青青。

已过桐花冻了,芳原晚、人望天晴。

羲皇世,村童八九,榕塾读书声。

形式:

满路花.懿丘,次美成韵

天晴蝶换衣,池碧鱼吹雪。砦荒无地住,人踪绝。

西瓜绿处,柏老风吹折。宅边苔径阔。

落尽千红,杜鹃尚唤佳节。香魂惺否,傍冢花如雪。

低低前代堰,群山接。人今渐老,泉下应关切。

经乱和谁说。七年苦吹,战尘亲故伤别。

形式:

木兰花慢.杜鹃花

万山红似血,是谁染、蜀宫花。

想望帝声声,冤魂夜月,幻作根芽。

天涯欲归未得,叹如今、归去也无家。

多事宣城客子,三春三月三巴。铅华。一种著银纱。

清绝玉无瑕。问生成薄命,淡妆浓抹,谁胜些些。

飞鸦。故宫鬓影,为东皇都付玉钩斜。

一例燕山亭杏,可怜人不如它。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