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杜鹃花

万山红似血,是谁染、蜀宫花。

想望帝声声,冤魂夜月,幻作根芽。

天涯欲归未得,叹如今、归去也无家。

多事宣城客子,三春三月三巴。铅华。一种著银纱。

清绝玉无瑕。问生成薄命,淡妆浓抹,谁胜些些。

飞鸦。故宫鬓影,为东皇都付玉钩斜。

一例燕山亭杏,可怜人不如它。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杜鹃花为题材,通过描绘万山如血的景象和杜鹃啼鸣,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万山红似血,是谁染、蜀宫花",运用比喻手法,将杜鹃花的艳丽与蜀宫的历史联系起来,暗示了杜鹃花的悲凉色彩。"冤魂夜月,幻作根芽",进一步渲染了杜鹃花背后的哀怨故事,仿佛是冤魂化作花枝。

"天涯欲归未得,叹如今、归去也无家",词人借杜鹃的境遇抒发自己的漂泊之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处安身的无奈。"多事宣城客子,三春三月三巴",点明了词人的身份——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春天的美景更增添了思乡之情。

"铅华。一种著银纱。清绝玉无瑕",赞美杜鹃花的纯洁和美丽,同时也暗喻词人自身的高洁情操。"问生成薄命,淡妆浓抹,谁胜些些",词人质疑命运的不公,认为即使再美的杜鹃也无法逃脱薄命的命运,引出对自己命运的沉思。

"飞鸦。故宫鬓影,为东皇都付玉钩斜",通过乌鸦和故宫的衰败,寓言了王朝的更迭和个人的衰老。"一例燕山亭杏,可怜人不如它",以杏花的依旧盛开反衬杜鹃花的凋零,表达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怜悯。

整体来看,赵熙的《木兰花慢·杜鹃花》以杜鹃花为载体,融合了个人的身世之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情感深沉,意象生动。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凄凉犯.苦雨

百花拌出明妃样,春山一例漂泊。

古苔乍长,寒灯自照,夜堂无酌。

檐声碎雹,对天井铜槃正落。

似空岩泠泠泻玉,古盎韵秋壑。

天意浑无霁,暖暖墟烟,水村山郭。

万家梦里,九头鸣、夜深还作。

路少人行,忍重听、空仓噪雀。

正无聊,一枕又雨,动画角。

形式:

三姝媚.地仙洞

春香寻洞址。叹空山无人,落花流水。

半截苔瘢,剩断碑犹叙,义门王氏。

草色红心,知染尽桓嫠双泪。

不负生平,清鲠家风,白蟫身世。谁送徽钦如此。

想白发伤心,靖康遗事。

旧集无传,只挂名丁部,艺文重志。

落叶归根,岩上称黄涪翁字。

忍信阳秋身后,元修宋史。

形式:

买陂塘.题萧佛意补衲庵图

问头陀、一身无著,水田衣在何处。

八方都坐惊烽里,那有禅龛容住。君听否。

已涧底浮尸,尚自刊章捕。穷檐恁苦。

又满市夷歌,酒边罢簺,城上奏笳鼓。

幡然笑,是事从头先误。此官今为谁做。

心如蕉叶风撕尽,破得千头万绪。勤自补。

仿石恪维摩,风雪黄岩路。谁宾谁主。

请折脚铛边,袈裟伴我,枯坐万松处。

形式:

湘春夜月.帘

挂双扉。一层真是天涯。

秪惜隔住花关,关不住相思。

出外小红先笑,道海棠吹落,没个人知。

妒猧儿巧入,仙裙瞥露,银蒜声低。

生来命薄,香斑竹子,曾渍湘妃。

化作波纹,任数遍千条万缕,愁样丝丝。

香消夜永,料汉宫门巷如斯。

荡漾处,便真珠织就,衔花燕子,都要嫌伊。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