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极目平芜送落晖,六朝征战尚依稀。
风生战舸周郎过,月落南楼庾老归。
秋塞戍閒番马病,春江流下蜀鱼肥。
神州北望知何处,父老犹能话岳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武昌地界上眺望远方,心中涌现历史兴亡之感的景象。诗人极目望去,眼前的平原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萧瑟荒凉,而六朝时期的征战往事依稀可寻,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鼓角声和兵甲之声。
"风生战舸周郎过"一句,提及了三国时期周瑜的故事,借以表达历史的沧桑变迁。"月落南楼庾老归"则是对庾信晚年寂寞生活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这一点来强调时光易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秋塞戍閒番马病,春江流下蜀鱼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同时也隐含着边疆战争频发、国力不振的情况,以及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秋塞"指的是边塞在秋季的萧瑟景象,而"戍閒番马病"则暗示了军队的疲弱和战乱不断。
最后两句"神州北望知何处,父老犹能话岳飞"表达了诗人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国家强盛的渴望。"神州"指的是中国,而"北望"则是诗人心向神州所在方向的深沉眺望。通过父老还能讲述岳飞故事这一点,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于传承英雄精神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衰、英雄辈出的感慨,以及对于民族复兴的期盼。
不详
时节飞花尽,幽林亦自香。
閒来看新水,独立又斜阳。
檐角鸟鸣霁,树根鱼就凉。
一春风雨过,游事极相妨。
孟宗祠下竹依然,借得空房竹树边。
贫寺少逢僧过夏,远乡多是客经年。
倩人汲水时煎茗,就佛分灯夜照眠。
家信不来心欲断,明朝又买汉阳船。
白头宁俯仰,自觉住山非。
旧业双松在,初秋一锡归。
从人借茶具,就日补寒衣。
不见新诗久,朝来叩我扉。
斯文海内声名阔,犹是乾淳一脉馀。
须信昌黎曾得谤,可怜太史未成书。
碧鸡有地吟诗老,金马无心待诏初。
甚欲见君三十载,春风今时侍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