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六日客报吾州初一日大火城中俱尽吾家亦尽七八九报皆然初十日始报吾家幸免拆毁屋十馀间二十五日得王山长亲家书始知仅存州治州仓州学书院吾家免焚馀所免不过数十家

生死由来一念间,回头不落鬼门关。

细思上策莫如醉,稍据要津焉得閒。

婢仆冻饥犹恋主,儿童婚嫁合还山。

一穷惹起无穷事,独乐吾惟学巷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生死其实只在一念之间,回头就能避开那可怕的地狱之门。
深思熟虑后,最好的策略莫过于沉醉其中,稍微占据重要位置怎能有空闲。
仆人和丫鬟即使挨饿受冻也依旧依恋主人,孩子们到了婚嫁年龄就该回归山林过自然生活。
一旦陷入贫困,就会引来无尽麻烦,只有独自享受清贫的乐趣,我才能像隐士那样淡泊名利。

注释

生死:生命的结束与开始。
鬼门关:比喻极危险或苦难的地方。
上策:最好的计策。
醉:沉迷,忘却烦恼。
要津:关键位置,重要的职位。
閒:闲暇。
婢仆:仆人和丫鬟。
婚嫁:结婚和出嫁。
穷:贫穷。
事:事情,麻烦。
独乐:独自享受快乐。
学巷颜:指隐居者或学者的淡泊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方回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生死看淡和超脱红尘的态度。开篇“生死由来一念间,回头不落鬼门关”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对待生与死都能做到从容自如,不被世俗羁绊。

接着,“细思上策莫如醉,稍据要津焉得閒”则是说在深思熟虑之后,发现最好的计策就是像醉酒一样放纵自己,而不是过分执着于某些事物。这里的“要津”指的是人生中重要的关口,“閒”则意味着悠闲自得,不为世俗所扰。

第三句“婢仆冻饥犹恋主,儿童婚嫁合还山”描绘了一种对故土和亲情的眷恋。尽管身处困苦之中(婢仆即奴仆,冻饥指的是忍受寒冷与饥饿),依然怀念主人;而儿童的婚嫁也终将回到山中,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故土的向往。

第四句“一穷惹起无穷事,独乐吾惟学巷颜”则是说,一旦陷入困境,就会引发无尽的事端。诗人却选择独自享受自己的快乐,只学习那些像巷颜(唐代隐者)一样超脱世俗的人。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苦难和变故时,所表现出的超然物外、豁达人生的态度。通过饮酒、放纵自我以及向往自然等手法,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于个人命运的接受与顺应,以及一种对世俗纷争的淡泊。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九月初四日大风雨近重阳无酒夜成二首(其二)

秋霖欲洗庾公尘,不管楼头客恨新。

塞雁又为江左客,菊花曾识晋时人。

百年虚谷先生老,一纪严州太守贫。

几向客中度重九,苦无佳句答良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九月初四日大风雨近重阳无酒夜成二首(其一)

怕见秋深秋又深,青灯白发厌愁霖。

百年剩几重阳日,万事都无一称心。

自揣老怀饶感慨,可须佳节强登临。

在陈自郐哦韩句,敢望空罍有浊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二十一甲子晴

昨日大风声,今朝甲子晴。

整襟衣顿爽,开匣镜偏明。

早就鲸鲵筑,终全燕雀成。

清和旧时节,新面入山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二十七日又大雪凡半月

茂林枯树总模糊,半月檐声乍有无。

天鼓北风神转王,地穷南海瘴全苏。

战鼙戍角夜烽火,旅棹征鞍朝道途。

辛苦一生亦奇绝,暮年犹许画寒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