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塞南行久,秦城北望遥。
少年花已过,衰病柳先凋。
客泪收回日,乡心寄落潮。
殷勤问春雁,何处是烟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开篇两句“楚塞南行久,秦城北望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离开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向北眺望,心中充满了对南方家园的渴望。"楚塞"和"秦城"分别象征着南北两地的边塞,通过这样的地理标志物,强化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少年花已过,衰病柳先凋”则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感慨。"少年花"比喻青春,"衰病柳"则暗示着体力和精神上的不如往日。诗人通过这种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青春易逝、身体力不从心的无奈。
"客泪收回日,乡心寄落潮"这两句,则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客泪"指的是旅途中的孤独泪水,而"乡心"则是深藏于心底对家乡的牵挂。通过"落潮"这一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复杂的情感与大自然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两句“殷勤问春雁,何处是烟霄”则是在询问归途的路线,同时也在寻找心灵的慰藉。"春雁"即春天迁徙的雁群,它们所知道的路径,也许能指引诗人找到通往心中"烟霄"(即故乡)的道路。这里的"烟霄"不仅是地理上的遥远之处,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情感的精妙把握,勾勒出了一位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生命流逝的无常感慨。
不详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日下西塞山,南来东庭客。
晴空一鸟渡,万里秋江碧。
惆怅异乡人,偶言空脉脉。
飞丝惹绿尘,软叶对孤轮。
今朝入园去,物色强著人。
孤城高柳晓鸣鸦,风帘半钩清露华。
九峰聚翠宿危槛,一夜孤光悬冷沙。
出岸远晖帆欲落,入溪寒影雁差斜。
杜陵归去春应早,莫厌青山谢朓家。
霭霭云四黑,秋林响空堂。
始从寒瓦中,淅沥断人肠。
愁肠方九回,寂寂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