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祖德诗二首(其一)

达人贵自我,高情属天云。

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

段生藩魏国,展季救鲁民。

弦高犒晋师,仲连却秦军。

临组乍不緤,对圭宁肯分。

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

苕苕历千载,遥遥播清尘。

清尘竟谁嗣,明哲垂经纶。

委讲辍道论,改服康世屯。

屯难既云康,尊主隆斯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谢灵运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述祖德诗二首(其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先祖崇高品德的赞美和怀念。全诗语言庄重,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古典诗词的宏大气势。

"达人贵自我,高情属天云。" 开篇两句点出了先祖不仅内在修养达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而且这种精神追求与天上的云朵相联系,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生态度。

"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先祖具有宽广的胸怀,不仅能够救助众生,还能保持自己的清白纯净,未被世俗的尘埃所污染。

接下来的"段生藩魏国,展季救鲁民。弦高犒晋师,仲连却秦军。" 数句,则列举了先祖在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功绩,每一次都展现出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能力。

"临组乍不緤,对圭宁肯分。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先祖德行的无限敬仰,以及先祖对于世人的恩惠和他们坚定的信念。

最后的"苕苕历千载,遥遥播清尘。清尘竟谁嗣,明哲垂经纶。委讲辍道论,改服康世屯。屯难既云康,尊主隆斯民。" 数句,则是诗人对于先祖德行的长久影响和永恒价值的赞叹,以及对后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精神遗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先祖崇高品德的颂扬,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家族、国家和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09)

谢灵运(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集》等14种

  • 籍贯: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 生卒年:385年-433年

相关古诗词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杳杳日西颓,漫漫长路迫。

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

圆景早己满,佳人犹未适。

即事怨睽携,感物方凄戚。

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

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

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觌。

形式: 古风

相逢行

行行即长道。道长息班草。邂逅赏心人。

与我倾怀抱。夷世信难值。忧来伤人。平生不可保。

阳华与春渥。阴柯长秋槁。心慨荣去速。

情苦忧来早。日华难久居。忧来伤人。谆谆亦至老。

亲党近恤庇。昵君不常好。九族悲素霰。

三良怨黄鸟。迩朱白即赪。忧来伤人。近缟洁必造。

水流理就湿。火炎同归燥。赏契少能谐。

断金断可宝。千计莫适从。万端信纷绕。

巢林宜择木。结友使心晓。心晓形迹略。

略迩谁能了。相逢既若旧。忧来伤人。片言代纻缟。

形式: 乐府曲辞

种桑诗

诗人陈条柯,亦有美攘剔。

前修为谁故,后事资纺绩。

常佩知方诫,愧微富教益。

浮阳骛嘉月,艺桑迨闲隙。

疏栏发近郛,长行达广埸。

旷流始毖泉,湎途犹跬迹。

俾此将长成,慰我海外役。

形式: 古风

郡东山望溟海诗

开春献初岁,白日出悠悠。

荡志将愉乐,瞰海庶忘忧。

策马步兰皋,緤控息椒丘。

采蕙遵大薄,搴若履长洲。

白花皓阳林,紫䖀晔春流。

非徒不弭忘,览物情弥遒。

萱苏始无慰,寂寞终可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