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晦残春可惜二首(其二)

柳长花歇夏云初,幽圃寻芳但绿芜。

不分伯劳随阿母,生憎蛱蝶效当涂。

昏沈岭雾吞斜日,寂寞溪烟压翠蒲。

欲拂琴徽销客恨,哑哑城曲已啼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柳树茂盛花已凋零夏日刚开始,我在幽静的园子里寻找芬芳却只见一片绿草。
我不分伯劳鸟跟随母亲飞,更讨厌蝴蝶模仿当涂县的景象。
黄昏时山岭雾气弥漫,吞没了落日,寂静的溪边烟雾缭绕,压低了翠绿的菖蒲。
我想要弹奏琴弦排解旅人的愁绪,却只能听到城墙上乌鸦的哑哑啼叫。

注释

柳长:形容柳树茂盛。
花歇:花儿凋谢。
幽圃:幽静的园子。
绿芜:绿色的杂草。
伯劳:鸟名,此处指鸟类。
阿母:对母亲的尊称。
蛱蝶:蝴蝶。
当涂:地名,这里比喻蝴蝶的活动。
昏沈:昏暗。
岭雾:山岭上的雾气。
斜日:落日。
翠蒲:翠绿的菖蒲。
琴徽:琴弦上的装饰品,也指琴音。
客恨:旅人的愁绪。
哑哑:乌鸦叫声。
城曲:城墙上的曲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惆怅之情。

"柳长花歇夏云初,幽圃寻芳但绿芜。" 这两句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色,柳树已长出新叶,花朵开始休息,而夏日的云彩刚刚出现。幽静的园中,诗人寻找着残留的花香,但只剩下了青翠的杂草。这是对逝去春色的无奈追忆。

"不分伯劳随阿母,生憎蛱蝶效当涂。" 这里借用古代传说中的伯劳和阿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度的感慨。即使是勤劳的小虫也不得不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适应环境,这种生存的艰辛让人产生了对蝶类等昆虫的同情。

"昏沈岭雾吞斜日,寂寞溪烟压翠蒲。"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朦胧的山野景象,山岭间弥漫着浓重的云雾,太阳被遮蔽,溪流中的烟霭笼罩着绿色的水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忧郁的氛围。

"欲拂琴徽销客恨,哑哑城曲已啼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弹奏古琴来消解旅途中积累的情感,但城里的曲调已经被乌鸦的声音所取代。这不仅是对音乐美好的一种怀念,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逝去的无尽留恋,以及对生命流转中生存艰辛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阴晦残春可惜二首(其一)

园林春去自无欢,宴幕经旬掩客盘。

雾野关河非意失,晓楼风雨不时寒。

空梁燕湿休矜舞,曲沼蛙鸣且为官。

嵩少归心堪怅望,紫芝赪桂老琼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驰贺监税齐都

温诏封芝出帝居,秘曹星秩示优除。

舜庭已茂三年绩,魏谤初销一箧书。

丹地拾遗思汲黯,中宸批草待相如。

前期雀厦无因恋,归从清尘六尺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佛岭

凤谷掩西岭,鹫宫联四陬。

山晴岩独雾,林暑涧常秋。

风御疏清磬,云柯抱晚楼。

琼芝遍诸崦,岁暮傥来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初至洛阳府廨有东楼曲沼之胜时春色已过园林寂寞晚坐楼上作

登临何处恨春残,楼上池边夕照间。

非意野云遮倦目,无情空水鉴衰颜。

青溪久负幽人约,白发初辞宰相班。

才与不才何足辨,此心都拟付庄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