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乡寒食荼蘼发,百和香浓村巷深。
漂泊江南春欲尽,山橙仿佛慰人心。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苏辙在江南春天行旅中所见的景象。"故乡寒食荼蘼发",寒食时节,故乡的荼蘼(一种晚开的花朵)开始绽放,暗示着春天的尾声。"百和香浓村巷深",乡村小巷里弥漫着浓郁的香气,可能是各种花卉的混合,也反映了乡间生活的质朴与宁静。
"漂泊江南春欲尽",诗人身处江南,感受到春天即将逝去,寓含了淡淡的离愁和对故乡的思念。"山橙仿佛慰人心",山橙花的出现,以其朴实无华的美,仿佛在安慰着诗人漂泊在外的心灵,给予他一丝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在异乡生活中的一丝慰藉。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
叶似皤蒿茎似棘,未宜放入酒杯中。
黄花九月傲清霜,百草满园无此香。
红紫无端盗名字,试寻本草细商量。
床头酿酒一年馀,气味全非卓氏垆。
送与幽人试尝看,不应知是百花须。
石霜旧夺裴休笏,坐具只今君自留。
留放书房还会否,受降曾不费戈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