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

艳阳二三月,杨柳枝参差。

每逢双燕子,忆得别君时。

忆得别君时,遗君珊瑚枕。

君行佳丽地,何人荐君寝。

越女性如绵,吴妓情似纸。

夫君浪子心,吹作东西水。

前月父书来,道君游淮北。

今月见君字,知作江南客。

江水自清流,照君不照妾。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折杨柳》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以杨柳为题,借景抒情,描绘了离别与相思之情。

首句“艳阳二三月,杨柳枝参差”,开篇即以春日暖阳和杨柳的生机勃勃之景引入,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每逢双燕子,忆得别君时”,通过双燕的出现,引出对离别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忆得别君时,遗君珊瑚枕”,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愫,珊瑚枕作为赠物,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接下来,“君行佳丽地,何人荐君寝”,则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想象友人在异乡的境遇,表达了对友人安寝的关切。

“越女性如绵,吴妓情似纸”,运用比喻手法,将越地女子的柔情比作绵软,吴地妓女的情感比作薄纸,形象地描绘了异乡女子的温柔与易碎,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面临的复杂情感世界。

“夫君浪子心,吹作东西水”,将友人的心比作随风飘荡的水,既表达了对友人自由不羁性格的欣赏,也暗含了对友人漂泊不定命运的担忧。

“前月父书来,道君游淮北。今月见君字,知作江南客”,通过书信的内容,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变化,以及对友人行踪的关注与牵挂。

最后,“江水自清流,照君不照妾”,以江水的清澈自照,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是否能同样感受到这份深情的疑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关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短歌燕中逢乐之律作

下马一言,不及暄寒。昔年毛羽,今日肺肝。

我怀如痞,君怀几许。登堂直视,无心可举。

明月浮空,清霜堕地。将军北园,金吾西第。

罗屏昼掩,金罍夜开。呼卢射覆,飞爵流杯。

吾为若舞,若为吾歌。剑去龙沉,逝将奈何。

情长刻短,炉寒火青。歌尊乱箸,谁是主人。

鹏飞九万,为鸴鸠笑。我欲携君,连翩海峤。

形式: 乐府曲辞

醉乡调笑引

无怀十六传,乃至酒圣人。

其道尚清净,无为而化成。

周公作酒诰,流言几祸身。

宣王不得已,乃为述酒经。经曰:天有酒,则不倾。

国有酒,则不争。有王者起,必世而后仁。

何用导以德,齐以刑。但当引酒为河,累曲为城。

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醉酲酲。

死兮不知死,生兮不知生。

沃杀知巧鬼,何愁不太平。

形式: 乐府曲辞

剑泉上

剑泉上,山如黛。剑泉下,水如佩。一片青,阅人代。

鬼窈窕,山叆叇。生公法,今何在。真娘墓,遥相对。

一日计千舟,一舟计万钱。

宁负公家税,莫负少年年。女可鬻,妻可徙。

石上歌,应不止。

形式: 乐府曲辞

逋赋谣

索逋赋,逋赋紫不得。

不是县家苦催征,朝廷新例除本色。

东封西款边功多,江淮陆地生洪波。

内库马价支垂尽,民固无力官奈何。

苏州旧逋七十万,漕析金花居其半。

安得普天尽雨金,上为明君舒宵旰。

嗟乎民日难,官日苦。竹开花,矿生土。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