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题蒋莲帆赤壁秋泛图

风高夜凉。月昏斗黄。有人舞袖低昂。唱铜琶大江。

危危武昌。迢迢汉阳。不知何处周郎。但云同郁苍。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鉴赏

这首《醉太平·题蒋莲帆赤壁秋泛图》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于赤壁之上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历史感。

首句“风高夜凉”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夜色已深,凉风习习,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基调。接着,“月昏斗黄”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朦胧与神秘,月亮的光芒微弱,星辰稀疏,这样的景象更加衬托出泛舟者的孤独与超脱。

“有人舞袖低昂”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泛舟者在夜风中轻盈舞动的画面,袖子随风飘扬,姿态优雅,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人物的洒脱与自在。

“唱铜琶大江”则借用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典故,以铜琶象征豪迈的歌声,表达了泛舟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共鸣,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和释放。

“危危武昌,迢迢汉阳”两句,通过地点的描述,将读者的思绪带向了历史的长河,武昌与汉阳作为赤壁之战的重要地点,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

“不知何处周郎”一句,巧妙地引出了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奇才周瑜,通过“不知”二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当下情境的感慨,即泛舟之人是否也能像周郎那样,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最后,“但云同郁苍”则以简练的语言收束全词,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泛舟者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郁苍,既可理解为苍茫的景色,也可视为泛舟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在历史与自然面前,个体情感的渺小与深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融合,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情感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尾犯

水平天爽。有斜阳不了,带烟回荡。

越鸥楚雁何娟媚,曳蘋丝来往。

谁家亭馆,向冷翠、多边傍。

恁枝枝、叶叶当风,未秋己作秋响。

那识客心摇漾,倚孤篷,萦旧况。

问风流揽碧,春瓮银风,啸歌无恙。

扇影漪云衫,香筒露近谁招赏。

又无奈、听拍吴歌,眉山凉月初上。

形式: 词牌: 尾犯

风蝶令.和心水

浅黛初三月,轻烟第四楼。

杏华如雨飏帘钩、记得香边醉醒看梳头。

小凤双声曲,娇莺一串喉。旧欢如梦转关愁。

望断吴江千里暮潮流。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押[尤]韵

摸鱼儿.宿宝莲寺题壁兼留别住山松涛上人

问东风、樱桃湖上,燕莺多少归去。

石龛灯晕摇凉碧,梦影瘦堪如许。天欲曙。

听百八钟声,敲落桐枝露。愁来谁主。

只觅几摊笺,拨炉爇茗,细酌枕边句。

低徊久,绣佛相看无语。昙华弹指微悟。

杜鹃啼破横塘月,不尽水蘋烟絮。明日路。

剩一笠癯僧,送我城南渡。潮平响橹。

准篷背相思,吴门天际,云隔梵楼树。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盘门晓发舟中忆媚波楼叠前韵

恼无情、晓风一霎,碧烟遮断城树。

篷窗半拓斜眠好,恨影浪花吹聚。秋几许。

堕一枕凉云,梦湿芙蓉露。醒来又误。

道呜咽琼筝,还歌子夜,瘦燕舵楼语。怜侬否。

谁赠洞庭芳杜。江潭憔悴徐庾。

媚波楼上初三月,剩有鸳鸯飞度。眉尚妩。

料后夜凄凉,读到罗襟句。依依柔橹。

算四岸遥山,一湖冷照,依旧送人去。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