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骥子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前年牙牙学语的时候。
就知道问家里来的客人的姓名,也能背诵我的的诗了。
世道不太平可怜骥子还是个小孩子,家中贫困,全部仰仗你母亲来照应。
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不知道何时才能互通音信。
全国到处是举着麾旗的军队,战乱不止。
倘若我能回去跟家人相聚,那就一定要争取早日见面,决不拖延。

注释

骥子:杜甫儿子宗武的小名,这一年刚五岁。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指骥子三岁时,知道问家里来人来客的姓名,能背诵他父亲的诗。
这是称赞骥子的颖悟。
渠:他,指骥子。
仰:依赖。
鹿门:山名,在襄阳(今属湖北)境内,汉江东岸。
后成为隐居地的代称,这里意思是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
不遂:不成。
雁足:此处指难以料定何时才能互通音信。
军麾:军旗。
形容全国各地都处于战乱之中。
战角:军中号角。
傥:通“倘”,如果。
免相失:免于相互离散。
迟:延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儿时记忆和当前战乱景况的感慨。开篇“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通过对儿童学习说话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紧接着,“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则展示了儿童的聪明与文学素养,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自己曾经可能是一位文人。

然而,随后的“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一句,转而描绘了一种不幸的家庭境遇和母亲的辛劳。这里的“世乱”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而“家贫仰母慈”则表现出对母亲深深的依赖与感激。

接着,“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似乎指的是某种愿望或计划未能实现,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这里的意象丰富,通过“鹿门携不遂”来形容行动受阻,“雁足系难期”则是希望渺茫。

下面的“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则直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哀伤。这里的“天地军麾满”表明战事遍及四方,“山河战角悲”则是对自然景观被战火摧毁的哀叹。

最后,“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一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平安返回,不愿与亲人分离,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急切的心情,渴望早日结束战争和流离失所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艰难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对于动荡时世的无奈和对平静生活的深切渴望。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遣闷

地阔平沙岸,舟虚小洞房。

使尘来驿道,城日避乌樯。

暑雨留蒸湿,江风借夕凉。

行云星隐见,叠浪月光芒。

萤鉴缘帷彻,蛛丝罥鬓长。

哀筝犹凭几,鸣笛竟沾裳。

倚著如秦赘,过逢类楚狂。

气冲看剑匣,颖脱抚锥囊。

妖孽关东臭,兵戈陇右创。

时清疑武略,世乱局文场。

馀力浮于海,端忧问彼苍。

百年从万事,故国耿难忘。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白水鱼竿客,清秋鹤发翁。

胡为来幕下,秪合在舟中。

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

平地专欹倒,分曹失异同。

礼甘衰力就,义忝上官通。

畴昔论诗蚤,光辉仗钺雄。

宽容存性拙,剪拂念途穷。

露裛思藤架,烟霏想桂丛。

信然龟触网,直作鸟窥笼。

西岭纡村北,南江绕舍东。

竹皮寒旧翠,椒实雨新红。

浪簸船应坼,杯乾瓮即空。

藩篱生野径,斤斧任樵童。

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

周防期稍稍,太简遂悤悤。

晓入朱扉启,昏归画角终。

不成寻别业,未敢息微躬。

乌鹊愁银汉,驽骀怕锦幪。

会希全物色,时放倚梧桐。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弊庐遣兴奉寄严公

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把酒宜深酌,题诗好细论。

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

迹忝朝廷旧,情依节制尊。

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飘飘苏季子,六印佩何迟。

早作诸侯客,兼工古体诗。

尔贤埋照久,余病长年悲。

卢绾须征日,楼兰要斩时。

岁阳初盛动,王化久磷缁。

为人苍梧庙,看云哭九疑。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