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盆池

浮萍重叠水团圆,客绕千遭屐齿痕。

莫惊池里寻常满,一井清泉是上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浮萍重叠水面圆润,游人走过留下深深鞋印。
不要惊异池水常常满溢,清澈的泉水源头就在井中。

注释

浮萍:水上植物,叶子小而薄,常漂浮在水面。
重叠:层层相压,这里形容浮萍密集。
水团圆:水面平滑如镜,形容水面平静。
客:游客,此处指过路的人。
千遭:极言次数多,形容人来人往频繁。
屐齿痕:木屐(古代一种木底鞋)留下的痕迹。
莫惊:不要惊扰。
池里:池塘中。
寻常满:平常的满盈状态。
一井清泉:一口清澈的泉水。
是上源:是水源的源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清幽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浮萍重叠水团圆”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池塘中萍苇交织、水波荡漾的情景。这里的“浮萍”指的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落叶或是水生植物,它们重叠在一起,给人一种生命力旺盛和生态平衡的感觉。“团圆”则强调了池水的连绵不断,如同生活中的亲情温暖。

“客绕千遭屐齿痕”这句诗,则通过对古木参差、年轮众多的描述,传达出岁月悠久的沧桑感。这里的“客”指的是时光流逝,而“绕”则形容了树木随着时间而生长的轨迹。“屐齿痕”则是对古树上岁月留下的印记,比喻为时间的刻痕,体现出历史的沉淀。

“莫惊池里寻常满,一井清泉是上源”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发现和欣赏。这里的“寻常满”意味着池塘中的水源充沛,但却不显山露水,平淡中自有其独特之处。“一井清泉”则指的是那清澈见底、源远流长的泉水,它是大自然赋予的一份纯净,是所有生命之源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池塘景观的细致描绘,传递出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之源的赞美。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咏新菊

黄金色未足,摘取且尝新。

若待重阳日,何曾异众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夜期友生不至

忍寒停酒待君来,酒作凌凘火作灰。

半夜出门重立望,月明先自下高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牧杭州谢李太尉德裕

皇恩特许拜杭坛,欲谢旌旄去就难。

偷拟白头瞻画戟,四神俱散发毛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采松花

拟服松花无处学,嵩阳道士忽相教。

今朝试上高枝采,不觉倾翻仙鹤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