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福建戴方伯

东南士子说先生,风裁森严鉴赏精。

再顾市中烦伯乐,一言堂下识鬷明。

台中自后人难继,吴下于今俗顿更。

东望三山云万里,春风朔雪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寄福建戴方伯》。诗中对东南地区的学者和文化人士进行了高度赞扬,将他们比作具有严格风范和卓越鉴赏力的伯乐,能够识别出真正的才子。诗中提到的“鬷明”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此处借以比喻被发现的杰出人才。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于过去在学术和文化领域中难以找到继任者的感慨,以及对于现今社会风气改变的观察。最后,诗人向东眺望,想象着遥远的三山之景,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春日与冬雪交替季节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也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情向往。通过对比古今社会的变化,诗人抒发了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送刑部员外郎王存敬省祖

风飘飘,绶若若,游子东归乐复乐。

桃花流水思天台,季父有书夜到来。

我今不去胡为哉。

世上何人年百岁,天厚吾人岂无意。

从今百岁又几何,来日苦少去日多。

假令就有黄金百,已去光阴谁买得。

百岁千金买不回,一日三公换应直。

白玉为浆麟作脯,子拜父前父拜祖。

邻人拥满墙头看,何用长安为好官。

形式: 古风

送袁进士翱纂修

杏花才见曲江春,珥笔还看被命新。

江上故人唯有子,周南外史岂无人。

多方采问劳行李,当局编摩愧后薪。

莫向云间久留滞,过家张翰不缘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石邦彦知汜水

春雨南宫夜,双珠得并收。

科名夸大宋,茂宰说中孚。

亦县前朝事,清河近日讴。

折腰君莫厌,凫舄岂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谢尚书挽词

长啸乾坤内,如公复几人。

科名皆自郐,文字本先秦。

海内瞻丰采,朝端惜老臣。

履声依北斗,庙貌填南闽。

发为忧民种,家从入仕贫。

人方起安石,帝欲畀衡钧。

国计吁前箸,工虞鄙算缗。

忽为箕尾客,昔忝鹿鸣宾。

传授曾期质,褒扬却愧诜。

平生怀旧泪,不敢污车茵。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