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与客泛西湖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翻译

碧绿的湖水与天空的云连接在一起,一片翠蓝拂试着天空。西湖的风光十分好看,却要我这个老头子住在这里。湖堤上的垂杨树影遮断了东西两岸。君王的恩情太深重了,照顾我这个老头子暂且在这里种芙蓉。
在这个周回十多里的西湖里,还有闽王留下的水晶宫,我常去那里观赏,有时骑马去,儿童看见都笑我。在西湖游玩的时候,顶头风会给我增加不少的麻烦,但我却真情实意的感谢顶头风。船儿停住不走了,我们就在浪花中痛饮一醉吧。

注释

著衰翁:住老头子。
衰翁是作者的自称。
芙蓉:荷花的别名。
叫且:且叫,因协平仄而倒置。
打头风:欧阳修《归田录》及叶梦得《避暑录话》俱谓“打”音滴耿反,则当读若“顶”,即今所称顶头风也。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西湖美景中老翁与客共游的场景。"绿涨连云翠拂空"写出了湖水碧绿如玉,仿佛连天空都被染绿,岸边垂柳依依,翠色轻拂,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画面。"十分风月处,著衰翁"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在此享受着清风明月的美好时光,尽管自己已年老。

"垂杨影断岸西东"进一步描绘了湖岸景色,杨柳的倒影在水中摇曳,增添了动态美。"君恩重,教且种芙蓉"表达了对朝廷恩惠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种植荷花以增添美景的闲适心情。

"十里水晶宫"运用比喻,将西湖比作华丽的水晶宫殿,形容其清澈透明,美不胜收。"有时骑马去,笑儿童"则展现了诗人与客游玩时的轻松愉快,以及与孩子们互动的欢乐场景。

最后两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浪的亲近和豁达态度,他感谢风浪的暂停,让船只得以停留,沉浸于湖光山色中,尽享当下。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惬意游赏,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山水情怀和闲逸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其二)席上和人韵送李子永

旋制离歌唱未成。阳关先画出,柳边亭。

中年怀抱管弦声。难忘处,风月此时情。

夜雨共谁听。尽教清梦去,两三程。

商量诗价重连城。相如老,汉殿旧知名。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山鬼谣/摸鱼儿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

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

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

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须记取。

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

还问我、清游杖屦公良苦。神交心许。

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