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天漠漠淡于波,月色连天一片和。
幽树瘦疑秋士立,远山平似晓烟抱。
梦残犹苦鸡声唤,愁重难胜马力驼。
十载征衫青未脱,祇余燕市酒痕多。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晨的景色,以霜天和月色为主题,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离别之情。首句"霜天漠漠淡于波",通过描绘霜天的苍白与湖面的波光相映,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月色连天一片和"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天空的广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孤寂。
"幽树瘦疑秋士立"运用比喻,将孤独的树木比作秋士(古代文人的一种形象),暗示诗人的落寞心境。"远山平似晓烟抱"则以晓烟笼罩远山,描绘出一幅朦胧而遥远的画卷,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
"梦残犹苦鸡声唤,愁重难胜马力驼",通过写鸡鸣唤醒梦境,以及愁绪之深重使得心情沉重如骆驼难以承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无法摆脱的愁绪。最后两句"十载征衫青未脱,祇余燕市酒痕多",通过描述常年征战未归,衣衫依旧青色,只有燕市(可能指旅途中)的酒痕可见,流露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晓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清人孙原湘的诗歌风格。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一水围村市,非船路不通。
春醪人乳白,渔火妇颜红。
双塔浮波出,青山到郭穷。
正愁行易尽,偏是好东风。
木落原野清,陇首浮云飞。
高台一以眺,秋色苍然来。
孤村隐寒烟,远树带斜晖。
猿啼众山暝,雁度空江迟。
物澹我自得,情疏理无违。
美人在空谷,瑟瑟秋萝衣。
何处峰头铁笛声,飘然秋思与同情。
拨开落叶通泉细,喝破浮云放月明。
石气欲吹诗骨冷,天风如化羽衣轻。
举头不敢舒长啸,恐有林间宿鸟惊。
雨拨西风转,天容寸碧开。
出花孤蝶重,抱树一蝉哀。
爽气遥山下,愁心远渚来。
画檐云缕缕,秋叶是谁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