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小石洞

何处峰头铁笛声,飘然秋思与同情。

拨开落叶通泉细,喝破浮云放月明。

石气欲吹诗骨冷,天风如化羽衣轻。

举头不敢舒长啸,恐有林间宿鸟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宿于小石洞时的景象和感受。首句“何处峰头铁笛声”以悠扬的笛声起兴,引发诗人对秋意的共鸣和思绪飘渺。接下来,“飘然秋思与同情”表达了诗人对秋景的深深感触,以及与自然的同情感怀。

“拨开落叶通泉细”写诗人轻轻拨开落叶,发现泉水潺潺流过,细节生动,展现了环境的宁静与幽深。“喝破浮云放月明”则通过想象,仿佛笛声穿透云层,让月亮更加明亮,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石气欲吹诗骨冷,天风如化羽衣轻”运用拟人手法,将山石的冷硬与天风的轻柔对比,暗示诗人内心的清冷与心境的超脱。最后,“举头不敢舒长啸,恐有林间宿鸟惊”以谦逊的姿态收尾,诗人不敢放声高歌,唯恐打扰到栖息的林中鸟儿,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和谐共生的意识。

整体来看,这首《夜宿小石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诗人的心境,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782)

孙原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 字:子潇
  • 籍贯:昭文(今江苏常熟)
  • 生卒年:1760 ~1829

相关古诗词

雨霁

雨拨西风转,天容寸碧开。

出花孤蝶重,抱树一蝉哀。

爽气遥山下,愁心远渚来。

画檐云缕缕,秋叶是谁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九铁僧寮与兼山秋语(其一)

豪丝哀竹近中年,过眼春痕水上烟。

一窖黄金先铸佛,半床青史小游仙。

引人入梦偏胡蝶,劝客归田有蜀鹃。

畅好尚湖秋万顷,几时同上钓鱼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九铁僧寮与兼山秋语(其二)

驱却青蝇百事宜,石幢松影下罘罳。

客磨诗里花同瘦,秋到人间佛不知。

万叶盛衰先有信,一蝉哀怨总无私。

红尘白社双青眼,如此相看得几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溪把钓曲

满溪春水绿可怜,桃花如云红上天。

远山倒浸碧波底,一堆春烟钓不起。

人目在鱼鱼目丝,人心动静鱼先知。

竹竿袅袅尾泼泼,翠荇一涡沧海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