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领青衫似败荷,奈君母老秩卑何。
三年幕府无人荐,常日柴门有客过。
身畔担轻藏俸少,江头船重载书多。
故人若问军中事,为说防秋夜枕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即将离别家乡,赴任边防的场景。开篇“一领青衫似败荷”以鲜明的意象勾勒出将军简朴而又不失庄重的形象,青衫如同夏日里微 پژm的荷叶,既显得他境遇的凄凉,也透露出一种超脱红尘的气质。紧接着“奈君母老秩卑何”表达了将军对年迈母亲的担忧和不舍,这里的“秩卑”指的是母亲年老多病,需要人照料,情感流露其中,让人感到一种深沉的家国之思。
中间两句“三年幕府无人荐,常日柴门有客过”,则是将军个人遭遇的一种写实。三年的幕府生活,没有得到任何推荐或升迁,可见其不被时世所重。而“常日柴门有客过”则透露出他与外界的联系并未完全断绝,仍有一些过往之人来访,这里“柴门”象征着边塞的荒凉和简陋。
接下来的两句“身畔担轻藏俸少,江头船重载书多”,则是对将军即将启程的一种描写。“身畔担轻藏俸少”可能暗指他携带的物资不多,但心中却有着满腹经纶;“江头船重载书多”则明示他所承载的是沉甸甸的知识与使命,这里的“书”可以理解为文化、学问,也可作为军事图谋的象征。
末句“故人若问军中事,为说防秋夜枕戈”,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言。将军在告别之际,似乎已经预料到了将来他人询问边塞战况时,他会怎样回答。这里的“防秋”指的是秋季的边防,“夜枕戈”则形象地表达了战争中的艰辛和警觉,这种境遇与开篇母亲的担忧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出将军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无奈。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君去江边春色浓,郡花照席万枝红。
守分风月元非赘,吏白文书但托聋。
黄本何堪处秦观,白麻近已拜申公。
早归了却兰台史,莫久吟诗快阁中。
刍言当日偶然同,白首家山各固穷。
海内仅存一畏友,人间遂有两愚公。
似闻黄阁登迂叟,且向青原访醉翁。
此士未应无著处,栖栖十载六治中。
昨日传修觐,明朝说祝釐。
予归宁悻悻,子去亦迟迟。
已草引年疏,重吟听雨诗。
如何无一字,端的报来期。
少日鱼同队,中年雁失群。
宁师楚胜舍,不羡洛机云。
春梦谢池草,冰衔汉閤人。
向来麾节处,尽说小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