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江南老家人春梅

念尔筋力尽,违我衣食恩。

奈何粗犷儿,生鞭见死痕。

旧使常以礼,新怨将谁吞。

胡为乎泥中,消歇教义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考虑到你的筋疲力尽,辜负了我给予的衣食之恩。
为何你这粗鲁之人,竟施以酷刑直至留下死亡的痕迹。
过去我们常以礼相待,新的怨恨又该由谁来承受。
你为何沉沦在泥土之中,让教化之源逐渐消失?

注释

尔:你。
筋力:体力。
违:违背。
衣食恩:衣食供给的恩惠。
奈何:为何。
粗犷儿:粗鲁的人。
生鞭:活生生地鞭打。
死痕:死亡的迹象。
旧使:过去的交往。
常以礼:常常以礼节对待。
新怨:新的仇恨。
谁吞:由谁承受。
胡为:为何做此。
泥中:陷入困境。
消歇:消失。
教义源:教化的源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吊江南老家人春梅》。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念尔筋力尽,违我衣食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家人辛勤劳作、供养之恩的怀念。"筋力尽"形象地描绘出家人的不懈努力,而"违我衣食恩"则是诗人对于无法报答这份恩情的自责和无奈。

"奈何粗犷儿,生鞭见死痕。" 这两句则转向对后代的忧虑和批判。"粗犷儿"指的是那些不懂得珍惜、尊重过去努力的人,而"生鞭见死痕"更是直接指出了这种不敬行为所带来的恶果,表现出诗人对于传统美德被忽略的痛心。

"旧使常以礼,新怨将谁吞。" 这两句中,"旧使"指的是过去的教诲和习俗,而"新怨"则是新的怨恨或不满。诗人在这里质疑着,如果传统的美好被忽视,那么新的恩怨又该由谁来承担?

最后两句"胡为乎泥中,消歇教义源。" 通过对比生长于泥土中的植物和教义之源的枯萎,诗人表达了对于文化传统被忽略、失去的深切忧虑。

总体来看,这段文字充满了对过去美好的怀念,对当前问题的批判,以及对未来文化传承的担忧。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和诗人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吊李元宾坟

晓上荒凉原,吊彼寂寥魂。

眼咽此时泪,耳悽在日言。

冥冥千万年,坟锁孤松根。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吊国殇

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

如何当春死,不及群草生。

尧舜宰乾坤,器农不器兵。

秦汉盗山岳,铸杀不铸耕。

天地莫生金,生金人竞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吊房十五次卿少府

日高方得起,独赏些些春。

可惜宛转莺,好音与佗人。

昔年此气味,还走曲江滨。

逢著韩退之,结交方殷勤。

蜀客骨目高,聪辩剑戟新。

如何昨日欢,今日见无因。

英奇一谢世,视听一为尘。

谁言老泪短,泪短沾衣巾。

形式: 古风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

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

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

借水洗闲貌,寄蕉书逸名。

羞将片石文,斗此双琼英。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