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外甥杨克一

弹琴不须弦,意在宫徵外。

浊醪分美恶,于道犹蒂芥。

平生分别尽,独此有泾渭。

坐令刘石徒,笑我犹嗜味。

秋风三十里,碧鳜兼紫蟹。

参军呼可应,肯使空樽对。

形式: 古风

翻译

弹琴无需依赖琴弦,心意超越了宫商角徵的音域。
浊酒也有好坏之分,对于大道来说就像微小的差别。
一生的分别都已看透,唯有这琴声有明确界限。
让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嘲笑我还沉迷于音乐之乐。
秋风吹过三十里的景色,碧绿的鳜鱼和紫色的螃蟹相伴。
如果有人呼唤参军,我宁愿回应他,不愿空着酒杯相对无言。

注释

宫徵: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两个音,象征音乐。
浊醪:浊酒,指质量一般的酒。
蒂芥:比喻极小的事物,这里指区别对待。
泾渭:比喻事物的界限分明。
刘石徒:可能指的是追求功名的人,刘石是代称。
嗜味:爱好,沉迷于某种乐趣。
碧鳜:绿色的鳜鱼,一种淡水鱼。
紫蟹:紫色的螃蟹,可能是秋天的特色水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别外甥杨克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弹琴不须弦,意在宫徵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深刻理解,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演奏,更重要的是那无法言传的心灵交流和情感寄托。这里的“宫徵”指的是古代音乐中的两个基本音阶,而“意在宫徵外”则意味着诗人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常规之外,达到了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

“浊醪分美恶,于道犹蒂芥。” 这里借用了酒的比喻,表明世间万物都有其各自的美丑,而诗人却能超然物外,不为物累。"于道犹蒂芥"则是说这种选择和鉴赏,就如同品尝菜蔬一般自然而然。

“平生分别尽,独此有泾渭。”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生活中对各种事物都有着严格的区分,但唯独对于这份情谊或精神追求,则是宽容和包涵的。"泾渭"比喻差异,意味着即便是在细微之处,也能保持一份豁达。

“坐令刘石徒,笑我犹嗜味。” 这里诗人自嘲,对于世俗的评价持有幽默的态度。"刘石徒"可能是指某个不以物喜的隐者,或者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而"笑我犹嗜味"则表明诗人对于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依旧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秋风三十里,碧鳜兼紫蟹。”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其中"碧鳜"和"紫蟹"都是古代星宿的名称,这里的运用可能是为了强调时间和空间的背景,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做铺垫。

“参军呼可应,肯使空樽对。” 最后两句则表明诗人对于友人的召唤总是乐于响应,而即便是在无酒的情况下,也愿意以空杯相待,以此象征着深厚的情谊和精神上的交流。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品味、自然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心灵沟通的一种高洁情怀。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别外甥杨克一二首(其二)

泽国授衣早,今辰絺纻单。

孤城远目断,秋水去帆寒。

相见不再少,此生何日闲。

殷勤换美酒,要对蟹螯槃。

形式: 五言律诗

别梅

宦游到处即为家,况我迁谪来天涯。

三年假馆主人屋,忽忽屡见新梅花。

那知今冬当去此,十月已见凌霜葩。

绕之百匝未易别,对我脉脉如含嗟。

悬知客去门复掩,亭沼人散啼昏鸦。

朝风吹香散寂历,夜月照影低横斜。

嗟我明年复何处,东州旱野连桑麻。

相思时有梦魂到,极目南望空烟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即事二首(其二)

嚣尘屏繁务,幽独会夙心。

惟时孟春月,微禄归园林。

下有采微径,上有知时禽。

终日自啸歌,寂无邻里音。

冉冉溪日下,悠悠山霭阴。

兴阑下绝巘,新月出遥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即事二首(其一)

大明海底生,先警我东牖。

老人虽未起,晓境默相授。

山前群动寂,暗树语鸦舅。

昏昏横水雾,落落攲晓斗。

厨人已束蕴,汲井鸣盎缶。

沽酒走家奴,理食咨灶妇。

悠悠春复冬,冉冉昏还昼。

通塞付大钧,聊安此微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