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史玉池奉常四首(其四)

便殿亲闻天语温,陛前文子与文孙。

贻谋故自官家事,抗疏能将国体尊。

玄牝寻真河上解,皋比诗道洛川门。

斯文大有千秋在,不向长源外传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为寿史玉池奉常所作的四首诗之一,具体为第四首。董其昌以“便殿亲闻天语温”开篇,描绘了皇帝对史玉池的亲切关怀和高度评价,体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陛前文子与文孙”一句,赞美了史玉池及其家族在文学上的贡献,暗示其家族世代皆为文人,传承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贻谋故自官家事,抗疏能将国体尊”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史玉池在政务上的智慧与担当,他不仅能够妥善处理官府事务,还能直言进谏,维护国家尊严。接下来,“玄牝寻真河上解,皋比诗道洛川门”则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史玉池在学术研究上的追求与成就的肯定,暗示他在哲学与文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最后,“斯文大有千秋在,不向长源外传论”总结全诗,强调了史玉池的贡献对于后世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功绩不应仅限于一时一地的赞誉,而是应当被历史铭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史玉池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对国家贡献的赞美,展现了董其昌对其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明代士大夫对于文化传承与国家治理的重视。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高孩之宪使四十(其一)

曾请长缨廿载前,新加大纛主恩偏。

宁知岁月郎潜久,犹是春秋鼎盛年。

狐矢正悬森戟库,兕觥交进斗茶天。

同时九牧揆余者,多有悲歌老骥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寿高孩之宪使四十(其二)

专城四十尚为雄,况复东南倚折冲。

虎视几当青眼客,鹰扬翻属黑头公。

诞弥夏帝乘权始,赋有吴都在部中。

极目奇云壶岛外,旌幢来自蕊珠宫。

形式: 七言律诗

寿高孩之宪使四十(其三)

东海泱泱旧建牙,隼旟龙节玺书嘉。

行间旗鼓高文苑,字里风霜凛法家。

盾墨磨将毫散綵,幕莲开处剑生花。

虽然方叔称元老,不似冯唐遇主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寿高孩之宪使四十(其四)

中朝推毂事防胡,江左留恂愿不孤。

胆落鲸夷闻杖钺,恩沾鲛室见投珠。

故应进履称孺子,未向雕虫许壮夫。

起为清新开府寿,悬知泽畔揽揆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