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冷蕊伴疏枝,一笑何时共。
江北江南两处愁,忍看花影动。
旅泊怕逢春,卜睡都无梦。
岁暮何郎未得归,手捻频呵冻。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沈端节的作品,名为《卜算子·其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情愫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渴望。
"冷蕊伴疏枝,一笑何时共。"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画面。梅花在寒冷中静默开放,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诗人却无法与它分享一份欢愉,因为那位心上人的不在身边。
接着的"江北江南两处愁,忍看花影动。" 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思念。无论是江北还是江南,都无法摆脱的愁绪缠绕,而那些轻柔摇曳的花影,更是让人难以忍受,仿佛看到的是那位不在身边之人的影子。
"旅泊怕逢春,卜睡都无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恐惧,因为春天会带来新的生活和景象,这对于游子或是有着深情之人而言,却只能是一种孤独的体验。连梦境也无法得到安慰,卜算无梦,心绪更添几分凄凉。
最后两句"岁暮何郎未得归,手捻频呵冻。" 描写了时光飞逝,年关将至,而那位所思之人依旧没有归期的痛苦。诗人的手指不断摩挲着衣物,感受着寒冷,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描述,更是对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寒冷的写照。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对春天到来的恐惧,以及时光流逝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沉情感。沈端节以其精湛的笔法,将内心的情愫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融合在一起,构建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不详
客里见梅花,独赏无人共。
风度精神总是伊,又是归心动。
把酒破忧端,熏被寻佳梦。
梦觉香残一味寒,有泪都成冻。
烘手熨笙簧,呵冻匀酥面。
闲向梅花树下行,拜月遥相见。
何处托春心,乐府流深怨。
却捻寒窗傍绮疏,恨极东风远。
愁极强登临,毕竟愁难避。
千里江山黯淡中,总是悲秋意。
谁插菊花枝,谁带茱萸佩。
独倚阑干醉不成,日暮西风起。
月胧烟澹霜蹊滑,孤宿暮林荒驿。
绕树微吟,巡檐索笑,自分平生相得。冰池半释。
正节物惊心,泪痕沾臆。
流水溅溅,照影古寺满春色。沈叹今年未识。
暗香微动处,人□初寂。
酷爱芳姿,最怜幽韵,来款禅房深密。他时恨□。
怅却月凌风,信音难的。雪底幽期,为谁还露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