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红叶

鹤顶秋肥,鹃心春瘦,赋笔更描寒艳。

短艇吴江重见。舞枫红绽。

添新恨、绛泪低弹,惊旧影、翠眉偷换。

最无端、酒醒妆残,西风吹老醉时面。

年芳转瞬如箭。记得移灯听雨,绿阴庭院。

梦里桃花,误到武陵溪畔。

便殷勤写付香沟,流不尽、人天幽怨。

正销凝,水外孤村,冷霞秋一片。

形式:

鉴赏

这首《绮罗香·红叶》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开篇"鹤顶秋肥,鹃心春瘦"以鹤的丰满和杜鹃的憔悴,象征季节的转换和诗人内心的哀愁。"短艇吴江重见",诗人乘舟在吴江上,再次见到红叶,引发新的愁绪。

"舞枫红绽"形象地描绘了枫叶如舞动的红云,"添新恨、绛泪低弹,惊旧影、翠眉偷换"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容颜的怀念。"酒醒妆残,西风吹老醉时面",借酒浇愁,醒来却发现岁月已逝,容颜憔悴。

下片回忆起往昔在绿荫庭院中听雨的温馨时刻,梦境中的桃花误入武陵溪畔,寓意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诗人将心中幽怨寄托于红叶,通过"殷勤写付香沟"表达无法言说的情感。最后,"水外孤村,冷霞秋一片"以孤村、冷霞的寂寥画面收束,渲染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红叶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易顺鼎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古香慢

梁宽便燕,径窄妨鸳,嫩约初践。

锦瑟年华,人在盛娇深院。

重到水边亭,算惟有、画栏亲见。

记春时旧病酒处,缃桃一树门掩。

又梦雨、妆鬟零乱。事逐花残,情隔春远。

蹋月无声,愁满凤箫心眼。

俊语叙分携,悔当日、芳鬋浪剪。

倚银屏,定难遣、从来恩怨。

形式:

忆江南.梦中得一联,因填此解

庭院静,丝雨画阑前。

小饮也拚三日醉,孤眠不耐一春寒。锦瑟惜华年。

形式:

三部乐.重九前一日同嵩林弟作

君问重阳,只隔着暮云,一层残照。

夜床风雨,唤醒秋魂多少。

怎禁得、几度明朝,便情天嫩碧,也应愁老。

江南信杳。料是断鸿迟到。

安排绿蚁萸尊,紫螯菊榼,向碧山吟啸。

还怕赋才减尽,被他花笑。

甚西窗寻诗梦悄,更无奈、催租人恼。

青衫换了,且休换、年时破帽。

形式:

高阳台.咏菊二首(其一)

倚袖天寒,卷帘人瘦,冷云正拥啼妆。

金缕歌残,谁怜旧日萧娘。

挑灯欲写西风怨,奈花边、影事全荒。尽思量。

负了柔乡,换了愁乡。

芳心死到春前蝶,问东园梦醒,几度炎凉。

藓砌蛛网,断魂空锁唐昌。

广寒宫树都摇落,剩人问、百感幽香。峭亭塘。

一尺秋涛,一寸秋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