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思诗五首(其一)

赵后未至丽,阴妃非美极。

情理傥可论,形有焉足识。

帝女在河洲,晦映西海侧。

阴阳无定光,杂错千万色。

终岁如琼草,红华长翕赩。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女性美丽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的古诗。首先,"赵后未至丽,阴妃非美极"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不同女子各自的美丽特质,既赞颂赵后之美,也不否定阴妃的独特风貌。这两位女性代表着不同的美学标准,反映出古人审美观念中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情理傥可论,形有焉足识"则是说情感与道理难以完全用言语表达,而外在的形象也无法全面代表内心世界,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深邃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上的自觉限制。

接下来的"帝女在河洲,晦映西海侧"把视线转向自然景观,帝女居于河岸之上,而她的形象与西海相连,显得神秘而又遥远。这里的“晦映”二字特别耐人寻味,一方面可能暗示着光线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帝女形象在自然景观中的模糊感,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阴阳无定光,杂错千万色"则是直接描写天气与光线的多变,以及由此带来的色彩纷呈。这种描绘手法,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也象征着人世间情感和事态的不可预测。

最后,"终岁如琼草,红华长翕赩"通过将时间与美丽的植物相联系,表达了一种对美好、对生命流逝的眷恋。琼草和红华都是古代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词汇,这里则是诗人对女性之美进行的最后赞颂,同时也寓含了时间易逝,美好难持的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性美丽与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情感深度与生命流逝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审美境界和哲思。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清思诗五首(其三)

秋夜紫兰生,湛湛明月光。

偃蹇灵芝采,容裔紫华堂。

林木不拂盖,淇水宁渐裳。

倏忽南江阴,照曜北海阳。

从此长往来,万世无感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清思诗五首(其五)

至德不可传,灵龟不可侣。

草木还根蒂,精灵归妙理。

我学杳冥道,谁能测穷已。

须待九转成,终会长沙市。

形式: 古风

铜爵妓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

雄剑顿无光,杂佩亦销烁。

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

清夜何湛湛,孤烛映兰幕。

抚影怆无从,惟怀忧不薄。

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

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就谢主簿宿诗

季月寒气重,滋兰错无芳。

北风漂夜色,河凝皓如霜。

怅哉心神晚,烛灭此深堂。

芰衣如可赠,宁湿岨云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