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思诗五首(其五)

至德不可传,灵龟不可侣。

草木还根蒂,精灵归妙理。

我学杳冥道,谁能测穷已。

须待九转成,终会长沙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江淹所作,名为《清思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道法修炼和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至德不可传,灵龟不可侣”表明了最高的德行和神秘的事物是无法言传,只能通过内心的感悟去理解。在这里,“至德”指的是道家所崇尚的终极真理,而“灵龟”则象征着宇宙间的智慧与长寿,常被用来比喻圣人或仙人的境界。

“草木还根蒂,精灵归妙理”描绘了万物回归本真的景象。草木回到它们的根本,而精灵则回到了神秘莫测的宇宙法则。这两句诗体现了道家的自然哲学,即万物皆应顺应自然规律,回归到最原始、纯净的状态。

“我学杳冥道”表明作者正在学习和追求一种深奥难懂的道家修炼之道。这里的“杳冥”形容道的深远莫测。

“谁能测穷已”则是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困惑——在这条道路上,到底有谁能够真正理解并达到极限呢?

“须待九转成,终会长沙市”显示了作者对于修炼成功后的期待。道家中常有“九转金丹”的说法,指的是通过九次的煅炼,最终达到丹成、肉身不朽的境界。而“长沙市”可能是比喻中的一个地方,代表着灵魂的归宿或精神的至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永恒的主题,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铜爵妓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

雄剑顿无光,杂佩亦销烁。

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

清夜何湛湛,孤烛映兰幕。

抚影怆无从,惟怀忧不薄。

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

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就谢主簿宿诗

季月寒气重,滋兰错无芳。

北风漂夜色,河凝皓如霜。

怅哉心神晚,烛灭此深堂。

芰衣如可赠,宁湿岨云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渡西塞望江上诸山诗

南国多异山,杂树共冬荣。

潺湲夕涧急,嘈嘈晨鹍鸣。

石林上参错,流沫下纵横。

松气鉴青蔼,霞光铄丹英。

望古一凝思,留滞桂枝情。

结友爱远岳,采药好长生。

当畏佳人晚,秋兰伤紫茎。

海外果可学,岁暮诵仙经。

形式: 古风

游黄蘖山诗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

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

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残杌千代木,崷崒万古烟。

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

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

况我葵藿志,松术横眼前。

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