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罢县令举

一弦独不调,谓琴皆可废。

一目独不张,谓网皆可毁。

易弦张其目,网在琴声遂。

举令或非人,止当罪举吏。

遂令天下不得举,废琴毁网复何异。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根弦独自无法调和,认为所有的琴都可以废弃。
一只眼睛无法睁开,就说所有的网都可以摧毁。
更换了弦,睁开了眼,但网依然存在,琴声也随之响起。
发布的命令有时不合人意,责任在于发布命令的人。
如果命令导致天下无法正常运作,废弃琴和摧毁网又有何区别呢?

注释

一弦:比喻重要的事物或环节。
独不调:无法协调或发挥作用。
皆可废:全部失去作用。
一目:比喻关键的观察或判断。
独不张:不能正常运作或发挥作用。
皆可毁:可以被废除或破坏。
易弦:更换弦线。
张其目:恢复正常的观察或判断。
网在:问题仍然存在。
举令:发布的命令。
非人:不符合人的期望或意图。
罪举吏:责怪发布命令的人。
遂令:因此导致。
天下不得举:整个社会秩序受影响。
废琴毁网:极端的结果,废弃琴和摧毁网。

鉴赏

此诗深含哲理,通过对比琴弦和眼睑的重要性,强调了在管理和执法中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面。首句“一弦独不调,谓琴皆可废”表达了琴瑟之声,须全弦协调方能和谐,一旦有一弦失调,则整个琴声皆受影响,足见其它各弦不可或缺。次句“一目独不张,谓网皆可毁”则以渔人撒网为喻,说明即使是微小的眼睑,也是网的重要组成,若有一目不张,则整个网也将受损。

第三、四句“易弦张其目,网在琴声遂。举令或非人,止当罪举吏”进一步阐述了管理和执法中的平衡与公正之道。在治理天下时,如同调弦一般,要均衡各方面;如同撒网捕鱼一般,须眼目并用。若是命令不公或偏颇,则应追究执行者的责任。

末句“遂令天下不得举,废琴毁网复何异”则总结全诗,强调了如果治理失衡,一味废弛或过度执法都将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犹如废弃琴瑟、毁坏渔网,无异于天下大乱。

石介此诗,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古籍的熟练运用,更体现了其对政治理念的深刻理解与批判。

收录诗词(179)

石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闲兴

大匠构厦屋,取直弃曲木。

如何官择人,弃直独取曲。

养苗除稂莠,养民除贪垢。

存莠苗不硕,去贪民自富。

形式: 古风

麦熟有感

去年经春频肆赦,拜赦人忙走如马。

五月不雨麦苗死,赦频不能活穷寡。

今年经春无赦书,十日一雨及时下。

五月麦熟人民饱,一麦胜如四度赦。

吾愿吾君与吾相,调和阴阳活元化。

阴阳无病元气和,风雨调顺苗多稼。

使麦长熟人不饥,敢告吾君不须赦。

形式: 古风

彼县吏

嗟乎嗟乎彼县吏,剥肤椎髓民将死。

夏取麦兮秋取粟,笞匹红兮杖匹紫。

酒臭瓮兮肉烂床,马馀粱兮犬馀饩。

雀腹鼠肠容几何,虎噬狼贪胡无已。

形式: 古风

河决

昆崙山最大,峨峨横绝域。

黄河地下来,汹汹不可测。

河伯一发怒,擘开昆崙石。

水出东北陬,浩渺无涯极。

平地水行疾,九州如咫尺。

汤汤势滔天,黎元多沈溺。

上贻尧心忧,四岳举鲧塞。

鲧用汩彝伦,九载无成绩。

尧怒不能治,遂行羽山殛。

有子其曰禹,命使嗣父职。

洛中得龟书,九畴文甲坼。

禹乃乘四载,周游视水迹。

百川各复道,九河皆开辟。

禹功既已成,水患方兹息。

窃思大禹意,河九为远策。

况云杀其溢,闻之孔安国。

三代逾千年,所以无灾厄。

战国争土疆,诸侯用诈力。

迁徙无常岁,湮沦不可识。

堤障遏水势,沟渠绝地脉。

禹道不复究,河流有壅隔。

频为中国患,不国不安席。

从官徒负薪,河伯弗受璧。

斫尽淇园竹,安救瓠子役。

民力殚将竭,国材耗亦剧。

四方竞上疏,群臣争筹画。

田鼢方为相,书来多持扼。

岂顾天下利,惟以私田惜。

贾让不为用,延年亦见斥。

如何圣人功,千载复不得。

皇宋运熙泰,四圣崇道德。

百蛮皆臣顺,万物遂生殖。

七八十年閒,人不闻金革。

惟兹澶滑郡,河决亦云亟。

常记天禧中,山东与河北。

藁秸赋不充,遂及两京侧。

骚然半海内,人心愁惨戚。

河平未云几,堤防有穴隙。

流入魏博閒,高原为大泽。

良田百万顷,尽充鱼鳖食。

救之成劳费,不救悲隐恻。

吾君为深虑,不食到日昃。

我忝窃寸禄,素餐堪自责。

不负一畚土,私辄逃丁籍。

又无一言长,万分有裨益。

与世同浮沈,随群甘默默。

亦或中夜思,斯民苦瘦瘠。

四年困蝗旱,五谷饵蝥蠈。

年来风雨时,才得一秋麦。

手足犹疮痍,饥肤未丰硕。

若待四体肥,斯民无愁色。

不然寻九河,故道皆历历。

一劳而永逸,此成功无斁。

或可勿复治,顺其性所适。

徙民就宽肥,注水灌戎狄。

试听刍荛言,三者君自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