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仙

朝采药,暮采药,踏尽閒云一双脚。

出一山,入一山,先生如此何时閒。

有时两脚不出户,不炼黄金即炼丹。

先生手足已劳苦,一心欲把河沙数。

却笑閒仙无所为,閒仙端坐亦相嗤。

大都世事亦如此,相笑相非无尽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勤奋的“劳仙”,他每日早出晚归,跋涉于山间采药,生活充实而忙碌。诗中通过“一双脚踏尽闲云”这一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劳仙不辞辛劳的精神面貌。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劳仙在山中穿梭,似乎永不停歇的生活状态。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劳仙在家中时的情景:“有时两脚不出户,不炼黄金即炼丹。”这表明劳仙不仅在山中劳作,在家中也同样勤勉,无论是炼金还是炼丹,都在追求着某种精神或物质上的满足。这种对生活的全情投入,体现了劳仙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了一丝讽刺的意味。“先生手足已劳苦,一心欲把河沙数。”这句话既是对劳仙辛勤努力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劳仙过于执着于繁琐事务的轻微批评。劳仙一心想要数尽河沙,这种行为看似执着,实则可能陷入了无尽的劳碌之中,忽略了生活的其他美好。

最后,诗人以“却笑闲仙无所为,闲仙端坐亦相嗤。”表达了对劳仙与“闲仙”的对比。劳仙忙忙碌碌,而“闲仙”则端坐静观,似乎对劳仙的行为有所不屑。这种对比揭示了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以及对“忙碌”与“闲适”两种生活方式的不同看法。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劳仙的勤劳与执着,同时也反思了忙碌与闲适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多元思考。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宴仙

紫瑶楼上宴真人,脍是鲸鲵脯是麟。

醉倒玉妃何处去,烟霞迎步鹤随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晨起仙

帐外双童持剑履,一榻红云睡初起。

满面清风漱月华,瑶浆更挹明河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童仙

忆昔为儿跨竹梢,谁何传与太平谣。

如今羽化已千载,绿鬓朱颜更不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饱仙

谁道真人能辟谷,先生每食无馀肉。

邻家便是忍饥仙,糊口之粮犹不足。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