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贼俱为患,心贼最为灾。
东西好游浪,南北事同回。
疾姡终难却,悭贪去即来。
自非通达者,迷性若为开。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诗并序》之一百零九。诗中以“六贼”比喻人生中的各种诱惑与困扰,其中“心贼”尤为关键,象征内心的贪婪与欲望。诗人通过“东西好游浪,南北事同回”描绘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与享乐时的盲目与无尽循环。接着,“疾姡终难却,悭贪去即来”则揭示了疾病与贪婪难以摆脱的本质,强调了人性中负面倾向的顽固。最后,“自非通达者,迷性若为开”表达了只有真正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才能解开内心的迷惑,找到心灵的归宿。整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弱点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警示作用。
不详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官职莫贪财,贪财向死亲。
有即浑家用,曹罗唯一身。
法律刑名重,不许浪推人。
一朝囹圄里,方始忆清贫。
人受百岁不长命,中道仍有死伤人。
唯能纵情造罪过,未能修善自防身。
积善必馀庆,积恶必馀殃。
钱财不能入,三宝先你□。
五色衣裳□,□□□□□。
出门拗头戾跨,自道行步趋锵。
伺命把棒忽至,遍体白汗如浆。
撮你不得辞别,俄尔眷属分张。
合村送就旷野,回来只见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