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淑人

数字荣封写绛罗,淑人归柩故山阿。

闺门懿行看铭笔,道路哀声听挽歌。

贤母自当随子贵,遐龄不享谓天何。

紫薇花露朝朝滴,孰与劬劳血泪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林为悼念黄淑人而作的挽诗。诗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黄淑人的美德与贤妻良母的形象。

首句“数字荣封写绛罗”,以“数字荣封”象征黄淑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荣耀,用“绛罗”这一华美的布料,形象地表达了对她的尊敬与赞美。接下来,“淑人归柩故山阿”一句,点明了黄淑人去世的事实,同时“故山阿”这一意象,暗示了她回归自然、安息于家乡的宁静。

“闺门懿行看铭笔,道路哀声听挽歌”两句,通过“懿行”和“哀声”这两个关键词,展现了黄淑人在生前的高尚品德以及去世后人们对她的深切怀念。这里,“铭笔”指代的是碑文或墓志铭,强调了黄淑人美德将被永远铭记;“挽歌”则代表了人们在哀悼时唱出的歌曲,表达了对逝者的不舍与怀念。

“贤母自当随子贵,遐龄不享谓天何”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黄淑人作为母亲的智慧与贤德,认为她理应享受子女的尊贵与长寿,却未能如愿,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最后,“紫薇花露朝朝滴,孰与劬劳血泪多”以紫薇花露的朝朝滴落,比喻黄淑人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与她所承受的辛劳相比,任何事物都显得微不足道。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对黄淑人一生辛劳与贡献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黄淑人美德、贤能与辛劳的深情描绘,既是对她的缅怀与颂扬,也是对世间美好品质的赞歌。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越溪渔乐为源善余大尹赋

我家住在海门关,只隔君家水半湾。

泥泞相邀骑马去,潮平共看打鱼还。

白鳞鲙细供春酒,红尾羹香奉晚餐。

鹏运扶遥归未得,披图聊尔一开颜。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刘司训集美手卷

纱厨髹几净无埃,宝篆清香锦帙开。

墨迹远从先世得,诗筒多自翰林来。

青毡旧是传家物,大手真成补衮才。

珍重平泉佳草木,百年留与子孙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别漳州关通判

禁钟声里五更残,鸣佩曾联玉笋班。

老我作官鱼上竹,多君判郡笔移山。

黄金已尽难为客,旧学相推祇厚颜。

会别匆匆情未已,承恩□长□南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琴书适兴轩为梁仲高赋

几上横琴架上书,问君清兴果何如。

香寒宝篆歌吟罢,日转湘帘讲论馀。

竹所有时眠短榻,柴门长日掩閒居。

寄题难尽轩中意,聊记江湖赋面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