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弹琴

江水深无声,江云夜不明。

抱琴舟上弹,栖鸟林中惊。

游鱼为跳跃,山风助清泠。

境寂听愈真,弦舒心已平。

用兹有道器,寄此无景情。

经纬文章合,谐和雌雄鸣。

飒飒骤风雨,隆隆隐雷霆。

无射变凛冽,黄钟催发生。

咏歌文王雅,怨刺离骚经。

二典意澹薄,三盘语丁宁。

琴声虽可状,琴意谁可听。

形式: 古风

翻译

江水深沉静默,夜晚的江面云雾缭绕。
在舟上怀抱古琴弹奏,连栖息的鸟儿也被惊飞入林。
游动的鱼儿被琴音触动,跃出水面,山风更添琴声的清冷。
在这宁静的环境中,琴声显得更加真实,抚琴者心情也渐渐平静。
用这有道之器,寄托无尽的情感与景色。
琴声旋律交织,如同阴阳和谐共鸣。
风雨声忽然大作,雷声隆隆,琴音却依然清晰。
由无射调转为寒冷激昂,黄钟调则唤起生机。
琴曲模仿文王的优雅,又蕴含《离骚》的哀怨。
这两部经典作品情感淡泊,言语恳切。
虽然琴声能描绘,但琴意却难以言表。

注释

深:深沉。
无声:静默无声。
抱琴:怀抱古琴。
栖鸟:栖息的鸟儿。
游鱼:游动的鱼儿。
清泠:清冷。
境寂:环境宁静。
文王雅:文王的优雅风格。
离骚经:《离骚》这部经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江上弹琴》,描绘了夜晚江边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诗人以江水的深沉、夜云的朦胧为背景,通过写琴声在舟上回荡,惊动了林中的栖鸟,以及游鱼跃动、山风清冷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弹琴者的心境随着音乐起伏,琴声与文王之雅、离骚之怨刺相映照,体现出淡泊的道义和深情的寄托。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音响效果,如“飒飒骤风雨”和“隆隆隐雷霆”,展现了琴声的变化多端。最后,诗人感慨琴声虽能表达,但真正的琴意却难以言传,留给读者悠长的回味空间。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欧阳修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百子坑赛龙

嗟龙之智谁可拘,出入变化何须臾。

坛平树古潭水黑,沉沉影响疑有无。

四山云雾忽昼合,瞥起直上拿空虚。

龟鱼带去半空落,雷輷电走先后驱。

倾崖倒涧聊一戏,顷刻万物皆涵濡。

青天却扫万里静,但见绿野如云敷。

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

野巫醉饱庙门阖,狼藉乌鸟争残馀。

形式: 古风

竹间亭

啾啾竹间鸟,日夕相嘤鸣。

悠悠水中鱼,出入藻与萍。

水竹鱼鸟家,伊谁作斯亭。

翁来无车马,非与弹弋并。

潜者入深渊,飞者散纵横。

奈何翁屡来,浪使飞走惊。

忘尔荣与利,脱尔冠与缨。

还来寻鱼鸟,傍此水竹行。

鸟语弄苍翠,鱼游玩清澄。

而翁仍何为,独醉还自醒。

三者各自适,要归亦同情。

翁乎知此乐,无厌日来登。

形式: 古风

竹间亭

高亭照初日,竹影凉萧森。

新篁渐解箨,翠色日已深。

雨多苔莓青,幽径无人寻。

静趣久乃得,暂来聊解襟。

清风飒然生,鸣鸟送好音。

佳时不易得,浊酒聊自斟。

兴尽即言返,重来期抱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自岐江山行至平陆驿五言二十四韵

岐江望平陆,百里千馀岭。

萧条断烟火,莽苍无人境。

峰峦互前后,南北失壬丙。

天秋云愈高,木落岁方冷。

水涉愁蜮射,林行忧虎猛。

万仞悬岩崖,一彴履枯梗。

缘危类猿猱,陷淖若蛙黾。

腰舆惧倾扑,烦马倦鞭警。

攀跻诚畏涂,习俗羡蛮犷。

度隘足虽踠,因高目还骋。

九野画荆衡,群山乱巫郢。

烟岚互明灭,点缀成图屏。

时时度深谷,往往得佳景。

翠树郁如盖,飞泉溜垂绠。

幽花乱黄紫,茜粲弄光影。

山鸟啭成歌,寒蜩嘒如哽。

登临虽云劳,巨细得周省。

晨装趁徒旅,夕宿访闾井。

村暗水茫茫,鸡鸣星耿耿。

登高近佳节,归思时引领。

溪菊荐山樽,田鴽佐烹鼎。

家近梦先归,夜寒衾屡整。

崎岖念行役,昔宿已为永。

岂如江上舟,棹歌方酩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