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岐江山行至平陆驿五言二十四韵

岐江望平陆,百里千馀岭。

萧条断烟火,莽苍无人境。

峰峦互前后,南北失壬丙。

天秋云愈高,木落岁方冷。

水涉愁蜮射,林行忧虎猛。

万仞悬岩崖,一彴履枯梗。

缘危类猿猱,陷淖若蛙黾。

腰舆惧倾扑,烦马倦鞭警。

攀跻诚畏涂,习俗羡蛮犷。

度隘足虽踠,因高目还骋。

九野画荆衡,群山乱巫郢。

烟岚互明灭,点缀成图屏。

时时度深谷,往往得佳景。

翠树郁如盖,飞泉溜垂绠。

幽花乱黄紫,茜粲弄光影。

山鸟啭成歌,寒蜩嘒如哽。

登临虽云劳,巨细得周省。

晨装趁徒旅,夕宿访闾井。

村暗水茫茫,鸡鸣星耿耿。

登高近佳节,归思时引领。

溪菊荐山樽,田鴽佐烹鼎。

家近梦先归,夜寒衾屡整。

崎岖念行役,昔宿已为永。

岂如江上舟,棹歌方酩酊。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岐江眺望平陆,绵延百里多山岭。
荒凉景象无烟火,广阔原野空寂无人。
山峰起伏,南北方向迷失了壬丙标识。
秋天天高云淡,树木凋零气候转冷。
过河怕蜮蛇攻击,穿林担忧猛虎出没。
万丈悬崖险峻,独木桥似枯枝。
攀爬危险如猿猴,陷入泥沼如蛙跳。
坐轿怕翻倒,马匹疲于频繁警告。
山路艰险令人畏惧,习俗却羡慕蛮荒之地。
虽然路窄脚受伤,但登高后视野开阔。
广阔的田野如画卷,群山错落像巫郢纷乱。
云雾缭绕忽明忽暗,如装饰图屏般美丽。
常穿越深谷,美景不断涌现。
翠绿树木如伞盖,飞瀑如丝线垂挂。
幽香花朵黄紫斑斓,光影中更显鲜艳。
山鸟欢歌如曲,寒蝉叫声如哽咽。
虽然登山辛苦,但大小景色尽收眼底。
清晨赶路随众人,傍晚投宿访民居。
村庄暗淡,水面迷茫,鸡鸣星光闪烁。
临近佳节登高望远,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溪边菊花献给山神,田间的斑鸠助煮美食。
家近在梦中先归,夜晚寒冷被褥常整。
想起旅途崎岖,昔日住宿已觉漫长。
哪比得上江上舟,醉酒唱歌的自在。

注释

岐江:地名,可能指岐江河。
平陆:平坦的陆地,这里指平原。
壬丙: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两个方位。
蜮射:蜮蛇的毒液攻击。
蛙黾:蛙的一种,形容沼泽中的动物。
腰舆:古人乘坐的类似轿子的交通工具。
蛮犷:未开化的粗犷风俗。
荆衡:泛指荆楚之地的山川。
巫郢:古代楚国的都城,这里泛指群山。
幽花:隐藏在幽深处的花朵。
引领:伸长脖子,形容期待或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自岐江山行至平陆驿五言二十四韵》,描绘了作者从岐江到平陆的长途跋涉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和旅途感受。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沿途峰峦起伏、烟火萧条、人迹罕至的荒凉景象,以及秋高气爽、木叶凋零的季节特征。诗人面对险峻的山路、狭窄的桥梁,表现出小心翼翼与好奇探索的态度,对山水之美赞叹不已。

在艰难的行程中,诗人欣赏到了如画的山川,翠绿的树木,飞瀑流泉,斑斓的野花,以及山鸟的歌唱和蝉鸣。尽管旅途劳顿,但诗人并未感到厌倦,反而因为能全面领略大自然的壮丽而心生满足。夜晚宿营,乡村的宁静和明亮星空让诗人更加思念家乡。临近佳节,诗人期待着归程,想象着家中的温馨,表达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山水情怀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乡土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虫鸣

叶落秋水冷,众鸟声已停。

阴气入墙壁,百虫皆夜鸣。

虫鸣催岁寒,唧唧机杼声。

时节忽已换,壮心空自惊。

平明起照镜,但畏白发生。

形式: 古风

行次叶县

朝渡汝河流,暮宿楚山曲。

城阴日下寒,野气春深绿。

征车倦长道,故国有乔木。

行行渐乐郊,东风满平陆。

形式: 古风

西园

落日叩溪门,西溪复何所。

人侵树里耕,花落田中雨。

平野见南山,荒台起寒雾。

歌舞昔云谁,今人但怀古。

形式: 五言律诗

西斋小饮赠别陜州冲卿学士

今日胡不乐,众宾会高堂。

坐中瀛洲客,新佩太守章。

岂无芳樽酒,笑语共一觞。

亦有嘉菊丛,新苞弄微黄。

所嗟时易晚,节物已凄凉。

群鹭方盛集,离鸿独高翔。

山川正摇落,行李怯风霜。

君子乐为政,朝廷须俊良。

归来紫微阁,遗爱在甘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