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双塔

高塔无尖低塔尖,一披锦衲一银衫。

问渠何故终不语,却倩滩声替佛谈。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高塔没有尖顶,矮塔却有尖顶,
一个穿着华丽的僧袍,另一个则身披银色僧衣。

注释

高塔:形容建筑物的高大。
无尖:没有尖顶。
尖:塔尖。
低塔:相对较低的塔。
披:穿,披着。
锦衲:华丽的僧袍。
银衫:银色的僧衣。
问:询问。
渠:他,指代前文的‘一披锦衲一银衫’中的某一位僧人。
何故:为什么。
终不语:始终保持沉默。
倩:请,请求。
滩声:江边或海边的涛声。
替:代替。
佛谈:佛家的谈论,禅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兰溪地区两座塔的不同景象,高塔无尖显得雄伟而稳重,低塔却尖细,显示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一披锦衲一银衔"则是对塔上装饰或雕刻的形容,其中"锦衲"可能指的是色彩斑斓的图案,而"银衔"则给人以金属光泽的印象。

接下来的"问渠何故终不语,却倩滩声替佛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投射。"问渠"可能是指河流,但这里被赋予了人的特质,即询问它为何沉默。而"却倩滩声替佛谈"则意味着尽管河流没有直接回答,然而其水声仿佛在述说着某种禅意或道理,就像是佛教中的禅修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比塔的形态和装饰,以及借助自然声音来表达内心世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思。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出蛱二首(其一)

朝来入峡闷船迟,也有欣然出峡时。

山色亦如人送客,送行倦了自应归。

形式: 七言绝句

古风送刘季游试艺南宫

西溪先生刘夫子,个是国士天下士。

家庭孝友春里风,义气高寒秋后水。

艮斋荐书叫九关,重华表闾上半天。

人冤有德却无位,天报芝兰满阶砌。

诸孙个个九凤雏,此郎轩轩千里驹。

槐花再登乡老书,桃花一跳化龙鱼。

堂上双亲黑头在,日唤子孙倚门待。

绿衣归上千岁觞,还我西溪读书债。

形式: 古风

古风敬饯吉州梁史君

南方儒先囿三山,山中豹蔚推伯鸾。

手拿枝桂下广寒,身作德星南斗间。

治行第一闻九关,再分鱼书朱两幡。

丰湖夜敲坡老门,螺浦晓酌六一泉,露冕期月惠化传。

青原改色白鹭妍,白叟鼓腹黄童颠。

曲生打开禁酒国,云子凑集移粟船。

向来醉人号一瑞,如今醉人横路眠。

满城米贱酒更贱,尽道人皆有一天。

如何癖爱香火缘,三章叫阍觅散仙。

定知不晚当赐环,金貂玉佩香案前。

形式: 古风

古风敬饯都运焕章雷吏部祗召入觐

高皇中兴社稷臣,紫岩先生第一人。

来从紫岩住紫盖,鸿钧转作湘中春。

风流人物被草木,香满橘洲连岳麓。

一时宾客盛邹枚,明月夜光和结绿。

雷家夫子龙凤章,优入其室升其堂。

朱幡玉节遍南纪,锦帐绫衾推望郎。

使星下照翼轸旁,西山南浦回风光。

渠侬别有经世具,袖却两手惟深藏。

玉皇唤渠登庙廊,小却犹在持橐行。

野人亦忝同门者,久挂衣冠卧林下。

病身只合钓烟波,儿辈犹堪累甄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