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湛若水的《信果吟》。诗中探讨了“信果”这一概念,即结果与信念之间的关系。湛若水通过这四个句子,表达了对人性、行为与信仰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刻思考。
首句“信果取必者”,意为那些坚信结果必然发生的人。这里的“信果”强调了对结果的坚定信念,认为只要付出努力,最终目标就能实现。接着,“䀝睨轻大人”则描绘了这些人对待权威或长者的轻视态度,暗示他们可能过于自信,忽视了传统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性。
随后,“言行尚未必”一句转折,指出即使有坚定的信念和行动,结果也并非完全确定。这里强调了行动与结果之间的不确定性,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应保持谦逊,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局限性。
最后,“何以合鬼神”一问,将讨论推向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它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言行的结果难以预测,那么我们如何与超自然力量(如鬼神)相协调?这个问题触及了人与宇宙、命运之间的关系,引导读者思考信仰、因果律以及人类行为在更大宇宙秩序中的位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探讨了信念、行动、结果以及与超自然力量的关系,展现了湛若水对于人性、道德与宇宙观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