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贫士二首(其一)

蟏蛸网我户,蟋蟀号我壁。

被褐不掩胫,采薇岂充食。

岁有饥寒忧,巷无车马迹。

岂知旷达观,不以贫病迫。

昔闻孔颜圣,亦有陈蔡厄。

澹然忘世虑,弦歌自朝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拟贫士二首(其一)》描绘了贫士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淡泊。首句“蟏蛸网我户,蟋蟀号我壁”通过蜘蛛结网和蟋蟀鸣叫,渲染出清冷孤寂的环境,暗示了主人公的贫困处境。接下来,“被褐不掩胫,采薇岂充食”描述了衣着简陋,仅能勉强遮体,连基本的食物都难以满足的生活状态。

“岁有饥寒忧,巷无车马迹”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困苦和人迹罕至,反映出贫士的孤独与落寞。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困境,而是展现出旷达的人生态度:“岂知旷达观,不以贫病迫。”他明白贫困和疾病并不能压倒一个人的精神追求。

最后,诗人援引孔子、颜回等圣贤也曾遭遇困境的例子,表明即使面临艰难,也能保持淡泊名利,超脱世俗忧虑:“昔闻孔颜圣,亦有陈蔡厄。澹然忘世虑,弦歌自朝夕。”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坚守内心宁静,以音乐自娱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贫士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拟贫士二首(其二)

蓬门有一士,被褐恒苦饥。

朝饮南涧流,暮食西山芝。

虽有二顷园,芜秽亦不治。

妻子共寂寞,弹琴咏诗书。

荒林积雪深,古屋炊烟迟。

高卧自有适,何必他人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在野

慕荣非素心,在野甘自晦。

泉分九井注,门掩千峰对。

犬吠秋草根,鹤鸣白云外。

茅檐有浊醪,田翁夜相会。

形式: 古风

暮秋怀郑居贞

季秋霜露降,草木日已衰。

暮登城门丘,遥望沧海涯。

鸟鸣求其群,况在远别离。

美人美如玉,梦寐恒见之。

飘萧紫凤毛,照耀珊瑚枝。

海水不可越,丹砂讵能期。

滟滟杯中酒,泠泠桐上丝。

岂无一日欢,念子来何时。

少壮难合并,流光倏如驰。

悠悠逝川叹,渺渺停云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西山暮归

凉叶堕微风,秋山正萧爽。

天寒独鸟归,日夕百蛩响。

偶从桂树招,遂有桃源想。

石磴阒无人,山猿自来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