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贫士二首(其二)

蓬门有一士,被褐恒苦饥。

朝饮南涧流,暮食西山芝。

虽有二顷园,芜秽亦不治。

妻子共寂寞,弹琴咏诗书。

荒林积雪深,古屋炊烟迟。

高卧自有适,何必他人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拟贫士二首(其二)》描绘了一位清贫而自得其乐的士人形象。诗中,主人公居住在简陋的蓬门之中,衣着破旧常感饥饿。他早晨饮用南涧的流水,傍晚以西山的芝草为食,生活简朴至极。尽管拥有两顷荒废的田园,但他并未去打理,任其荒芜。

他的生活与外界隔绝,与妻子儿女共度寂寞时光,通过弹琴和吟咏诗书来寻求精神寄托。周围的环境也反映出他的境遇,荒林积雪深厚,炊烟从古屋升起,显得缓慢而稀疏。然而,这位士人却能安然高卧,享受内心的宁静,不求外人理解或赞誉,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贫士生活的细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在野

慕荣非素心,在野甘自晦。

泉分九井注,门掩千峰对。

犬吠秋草根,鹤鸣白云外。

茅檐有浊醪,田翁夜相会。

形式: 古风

暮秋怀郑居贞

季秋霜露降,草木日已衰。

暮登城门丘,遥望沧海涯。

鸟鸣求其群,况在远别离。

美人美如玉,梦寐恒见之。

飘萧紫凤毛,照耀珊瑚枝。

海水不可越,丹砂讵能期。

滟滟杯中酒,泠泠桐上丝。

岂无一日欢,念子来何时。

少壮难合并,流光倏如驰。

悠悠逝川叹,渺渺停云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西山暮归

凉叶堕微风,秋山正萧爽。

天寒独鸟归,日夕百蛩响。

偶从桂树招,遂有桃源想。

石磴阒无人,山猿自来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宿田家望武夷山

仙崖蓄灵异,怪石盘空曲。

一水隔花源,千峰入茆屋。

金芝暖逾秀,瑶草寒更绿。

云中武夷仙,一一颜如玉。

白马去不归,玄猿叫相逐。

昔陪丹丘侣,酣歌紫霞谷。

鸡鸣洞天晓,落月在林木。

空瞻仙子高,旧梦那可续。

荒林激悲风,日入对樵牧。

伫立望归云,解衣田舍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