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其二十八)

庖丁擅操割,目行神为虚。

三年无全牛,投刃划有馀。

渊情妙至理,岂受外物拘。

冥筌苟不弃,安能得神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称的《感寓(其二十八)》,主要通过比喻手法,赞扬了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和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庖丁擅操割"描绘了庖丁熟练地进行切割,"目行神为虚"则强调他的技艺达到了心手合一、精神超越肉眼的程度。"三年无全牛,投刃划有馀"进一步说明他技艺精湛,连完整的牛都能轻松应对,刀下留有余地。

"渊情妙至理"表达了对庖丁内心智慧的赞美,他不受外界物质束缚,洞察事物的内在规律。"冥筌苟不弃"中的"冥筌"暗指深奥的道理或技巧,诗人说只要不放弃这种领悟,就能达到"安能得神珠"的境地,即获得超越常人的技艺精髓。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庖丁的故事隐喻人生哲理,鼓励人们深入理解事物本质,摒弃外在干扰,追求内在的精妙与自由。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寓(其二十九)

凌晨采琅玕,溯彼洛水涯。

翛然有神遇,绰约间令姿。

投我以佩环,却致交甫辞。

艳色岂不姣,赠赂良亦稀。

但恐结缡好,中道有所亏。

形式: 古风

感寓(其三十二)

富贵千里合,贫贱促膝离。

骨肉尚云尔,何况他人为。

不睹窦门士,请看蔺庭綦。

翟公何为者,谢客无乃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寓(其三十三)

祈龙敏辩给,惠施夸便儇。

竹书信激诡,坚白方自贤。

腾口徒见尤,胡能事幽玄。

九州谁复徵,多方亦已然。

去矣桃李蹊,予将欲忘言。

形式: 古风

感寓(其三十四)

翩翩游侠子,出入咸阳城。

千金买意气,五陵交弟兄。

袖中徐匕首,拂拭秋霜明。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世人矜勇智,中贵联芳声。

末路贱行检,此辈方纵横。

至今季布死,尚识朱家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