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再过长安》由金代诗人李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重返长安时的复杂心情与感慨。
首联“细柳斜连长乐坡,故宫今日重经过”,开篇即以“细柳”和“长乐坡”勾勒出长安的景象,柳树的柔美与长乐坡的历史感交织在一起,引人遐想。紧接着,“故宫今日重经过”一句,点明了主题——诗人再次踏足曾经辉煌的皇宫旧址,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交织,引发深思。
颔联“一时人物存公论,万里云山入浩歌”,转而抒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这里的“一时人物”指的是历史上那些有影响力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和思想被后世所铭记,形成了一种公正的舆论评判。“万里云山入浩歌”则描绘了诗人面对壮丽山河时的豪迈之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袤的自然之中,形成了一种宏大的情感表达。
颈联“白发归来几人在,青门依旧少年多”,诗人以自己年华老去,身边熟悉的人越来越少,反衬出长安城中依然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这一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对新生力量的期待。
尾联“自怜季子貂裘敝,辛苦灯前读揣摩”,诗人自比季子(即苏秦),感叹自己的貂裘已破,比喻自己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历经艰辛。在深夜的灯光下,他仍在不断思考与探索,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的景物描写、历史人物的评价、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自我追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