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长安

细柳斜连长乐坡,故宫今日重经过。

一时人物存公论,万里云山入浩歌。

白发归来几人在,青门依旧少年多。

自怜季子貂裘敝,辛苦灯前读揣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再过长安》由金代诗人李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重返长安时的复杂心情与感慨。

首联“细柳斜连长乐坡,故宫今日重经过”,开篇即以“细柳”和“长乐坡”勾勒出长安的景象,柳树的柔美与长乐坡的历史感交织在一起,引人遐想。紧接着,“故宫今日重经过”一句,点明了主题——诗人再次踏足曾经辉煌的皇宫旧址,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交织,引发深思。

颔联“一时人物存公论,万里云山入浩歌”,转而抒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这里的“一时人物”指的是历史上那些有影响力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和思想被后世所铭记,形成了一种公正的舆论评判。“万里云山入浩歌”则描绘了诗人面对壮丽山河时的豪迈之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袤的自然之中,形成了一种宏大的情感表达。

颈联“白发归来几人在,青门依旧少年多”,诗人以自己年华老去,身边熟悉的人越来越少,反衬出长安城中依然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这一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对新生力量的期待。

尾联“自怜季子貂裘敝,辛苦灯前读揣摩”,诗人自比季子(即苏秦),感叹自己的貂裘已破,比喻自己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历经艰辛。在深夜的灯光下,他仍在不断思考与探索,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的景物描写、历史人物的评价、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自我追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26)

李汾(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人跌宕不羁。工诗,雄健有法。举进士不第,一度为史馆书写。后为恒山公武仙行尚书省讲议官,又与仙不合,逃走被追获,被囚绝食死,年不满四十

  • 字:长源
  • 籍贯:金太原平晋

相关古诗词

汴梁杂诗四首(其一)

天津桥上晚凉天,郁郁皇州动紫烟。

长乐觚棱青似染,建章驰道直于弦。

犬牙磐石三千国,圣子神孙亿万年。

一策治安经济了,汉庭谁识贾生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汴梁杂诗四首(其二)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

衣冠繁会文昌府,旌戟森罗部曲侯。

美酒名讴陈广座,凝笳咽鼓送华辀。

秦川王粲何为者,憔悴嚣尘坐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汴梁杂诗四首(其三)

楼外风烟隔紫垣,楼头客子动归魂。

飘萧蓬鬓惊秋色,狼藉麻衣涴酒痕。

天堑波光摇落日,太行山色照中原。

谁知沧海横流意,独倚牛车笑孝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汴梁杂诗四首(其四)

寥落关山对月明,客窗遥夜梦魂惊。

二年岐下音书绝,八月河南风露清。

冉冉暮愁生草色,迢迢秋思入虫声。

谁知广武英雄叹,老却穷途阮步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