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其一)

多难逢秋易感伤,萧条忽觉近重阳。

荒村风雨行人少,故里烟尘病日长。

太史藏山书未就,少师入海梦难忘。

愁极每疑彭泽令,便将何道出羲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赵汸的《秋兴(其一)》描绘了诗人身处乱世,秋季多灾多难时的感慨。首句“多难逢秋易感伤”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秋景时的悲凉心境,秋天本就带有离别和凋零之意,加上生活中的困顿,更添愁绪。

第二句“萧条忽觉近重阳”,重阳节临近,平添了一份孤寂与凄清,因为这个节日常与登高、思亲相关,而诗人却在荒村中度过,风雨交加,行人稀少,更显孤独。"荒村风雨行人少"形象地刻画了环境的冷落。

第三句“故里烟尘病日长”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楚,故乡笼罩在战乱的烟尘之中,自己又疾病缠身,度日如年。"病日长"不仅指身体之病,也暗含了精神上的疲惫和无奈。

接下来,“太史藏山书未就,少师入海梦难忘”两句,诗人以历史典故自比,暗示自己虽有才学(太史指学问渊博,少师指音乐修养),但时局动荡,无法施展抱负,理想如同藏山之志或入海之梦,难以实现。

最后,“愁极每疑彭泽令,便将何道出羲皇”以晋代隐士陶渊明自比,表达极度的忧愁中,诗人渴望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世纷扰,寻求超脱之道,然而在现实中却无从寻觅这样的出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秋景和自身的遭遇,展现了诗人对乱世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失落,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152)

赵汸(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兴(其二)

山寒拟欲傍阳冈,病骨惊秋怯夜长。

归去已无扬子宅,乱来难觅郑公乡。

有生宇内孰非寓,永死人间何处藏。

木落天高无雁过,閒思往事立苍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代书戏答友人

莫怪端居傍友生,苍黄逃难各身轻。

浮云枯木岂相恋,北斗南箕空有名。

金谷危楼多薄命,玉川破屋最高情。

蠹鱼寂寞翻长夜,银烛谁家笑语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月潭雪中

烟雾空濛雪满山,溪行清绝不知寒。

披云钓艇游仙去,激水风轮入画看。

野宿遗黎兵后泣,宵征武士道傍餐。

多愁多病谁知者,强对清尊一破颜。

形式: 七言律诗

赠曹元达子

故人别我今几秋,见尔难禁双泪流。

一家寄食悲南国,千骑摆麾雄北州。

转战不知何处在,相逢未拟此生休。

清门生理依诸舅,长大废书吾漫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