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秋吟》由清代诗人吴襄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山林的寂寥景象,以及对远行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落叶满秋山”,以落叶铺满山间,渲染出秋天的萧瑟与寂寥,暗示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接着,“征人久不还”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对远方行人的思念。这里的“征人”不仅指实际的行军之人,也泛指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旅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
“一声何处雁,应向玉门关。”尾句以雁鸣声起兴,引出对远方的遐想。大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但在诗中却成了寄托思乡之情的象征。玉门关作为古代边防要塞,常被用来代表遥远的边疆或异乡,这一句通过雁鸣声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背景中,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秋吟》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