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子

练月萦窗,梦乍醒、黄花翠竹庭馆。

心字夜香消,人孤另、双鹣被池羞看。

拟待告诉天公,减秋声一半。无情雁。

正用恁时飞来,叫云寻伴。犹记杏栊暖。

银烛下、纤影卸佩款。

春涡晕,红豆小,莺衣嫩,珠痕淡印芳汗。

自从信误青骊,想笼莺停唤。

风刀快,剪尽画檐梧桐,怎剪愁断。

形式: 词牌: 金盏子

鉴赏

这首《金盏子》是宋代词人蒋捷的作品,以月光、梦境和秋意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感伤的画面。开篇“练月萦窗,梦乍醒、黄花翠竹庭馆”,通过皎洁的月光和凋零的黄花、翠竹,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秋夜氛围。词人的心境在“心字夜香消,人孤另、双鹣被池羞看”中流露,孤独中对鸳鸯的羡慕,反映出内心的寂寞。

接下来,“拟待告诉天公,减秋声一半”,词人试图向自然倾诉,希望秋天的声音能减半,以减轻内心的愁苦。然而,“无情雁。正用恁时飞来,叫云寻伴”,大雁的无情反衬出词人的无奈,它们的叫声更增添了词人的孤单。

回忆起往昔温馨的时光,“犹记杏栊暖。银烛下、纤影卸佩款”,杏花下的温暖场景和银烛下女子轻解佩饰的细节,展现出昔日爱情的美好。然而,“春涡晕,红豆小,莺衣嫩,珠痕淡印芳汗”,这些美好的记忆与现实的失落形成对比,红豆象征相思,莺衣的嫩色和珠痕的淡印,都暗示着情感的消逝。

最后,“自从信误青骊,想笼莺停唤”,表达了因信任的错失导致的失落,连笼中的黄莺也停止了鸣叫。“风刀快,剪尽画檐梧桐,怎剪愁断”,词人以风刀比喻时间的无情,梧桐叶落象征着岁月流逝,而这份愁绪却难以剪断,深沉而哀婉。

总的来说,蒋捷的这首《金盏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孤寂,以及对往昔美好爱情的追忆和失落,展现了词人深深的愁绪和无尽的思念。

收录诗词(95)

蒋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字:胜欲
  • 号:竹山
  • 籍贯: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
  • 生卒年:约1245~1305后

相关古诗词

金蕉叶.秋夜不寐

云褰翠幕。满天星碎珠迸索。

孤蟾阑外,照我看看过转角。酒醒寒砧正作。

待眠来、梦魂怕恶。枕屏那更,画了平沙断雁落。

形式: 词牌: 金蕉叶

南乡子(其一)

泊雁小汀洲。冷淡湔裙水漫秋。

裙上唾花无觅处,重游。隔柳惟存月半钩。

准拟架层楼。望得伊家见始休。

还怕粉云天末起,悠悠。化作相思一片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黄葵

冷淡是秋花。更比秋花冷淡些。

到处芙蓉供醉赏,从他。自有幽人处士夸。

寂寞两三葩。昼日无风也带斜。

一片西窗残照里,谁家。卷却湘裙薄薄纱。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麻]韵

南乡子(其二)塘门元宵

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

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

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

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馀年又梦华。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