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姑苏陆友仁所藏卫青印

白玉蟠螭小篆文,姓名识得卫将军。

卫将军,今何在,白草茫茫古时塞。

将军功业汉山河,江南陆郎古意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揭傒斯的《题姑苏陆友仁所藏卫青印》以卫青将军的印章为引子,展开了一幅历史与艺术交织的画面。

首句“白玉蟠螭小篆文”描绘了印章的材质与纹饰,白玉质地温润,蟠螭图案细腻,小篆文字古朴典雅,展现出印章的精美与历史感。接着,“姓名识得卫将军”点明了印章主人的身份——卫青,一位在汉朝历史上留下赫赫战功的名将。

“卫将军,今何在,白草茫茫古时塞。”这几句通过设问和描述,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中,感叹时光流逝,昔日的战场如今只剩下茫茫白草,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卫青将军英勇事迹的追忆与敬仰。

“将军功业汉山河,江南陆郎古意多。”最后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卫青将军的功绩,不仅在于他保卫了汉朝的江山,更在于他的精神与故事在后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尤其是江南陆郎(可能指陆友仁)对卫青将军的古意深沉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印章这一具体物象,巧妙地联结起历史人物与艺术创作,既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又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期待。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送乡人祐上人从师归当阳

学道玉泉寺,从师天子都。

流年春事半,归路客帆孤。

山势遥连蜀,江声不入吴。

故园如可到,种芋有遗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寄题张齐公庙

东安猛将张齐公,十八夺父军囚中。

至元召募起亡命,父子南伐收奇功。

酒酣一跃马上立,拔剑四顾奔雷风。

十年转战江汉上,万里直挽安南弓。

乾清坤夷四海一,勋在旂常心帝室。

身封万户传子孙,誓不偷生污天秩。

天下丰盛大德年,天子明圣宰相贤。

小臣刘深射功利,上疏自荐能开边。

鬼方寡妇号八百,嫂叔操戈自争国。

刘深一言取大官,远帅官军陵险阨。

五溪运粮数万家,哭声震动湖南北。

发徒开道径折节,既勤其民大求索。

斗量金珠谷量马,溪壑之欲安可塞。

此时张公亦在行,捐躯力谏皆莫克。

折节薄险伏四起,刘深夜遁张公死。

鸟飞不度山川愁,坐看英雄化为鬼。

乃知自古守边鄙,大忌邀功贵宁敉。

张公庙食东海头,刘深枭首蛮烟里。

张公世为忠孝门,刘深万年秽青史。

两家同死不同心,试与题诗作臣轨。

形式: 古风

番阳萧性渊携其祖将领所爱唐琴号霜钟者还自和林求诗六月三日五门宣赦后作

嵩州昔有萧将军,读书学剑天下闻。

南随龙马渡江去,尚有孤琴传子孙。

孤琴云是唐人斲,昔日军中自行乐。

至今犹存杀伐声,一鼓哀风振寥廓。

将军之孙才且良,文能作赋武蹶张。

秦皇城下饮白马,祁连山中射白狼。

时平好文不好武,抱琴却叹儒衣误。

昭王台上看青春,彭郎矶头梦归路。

日长史馆幽且閒,正冠拂琴为我弹。

京城六月日如火,霜钟半夜鸣空山。

南风自有虞廷操,可惜同心不同调。

捐琴决眼望青天,今日天门有新诏。

形式: 古风

送毛真人还龙虎山

手绾银章主秘祠,翩然归去忽如遗。

麈湖龙井云间上,凤曲鸾歌月下吹。

香逐蘅薇深更入,气交梨枣静偏宜。

南屏风雨平坡雪,争似山中梦觉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