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夫孙公镇东阳

照地干旄十丈长,大皇孙子守东阳。

吴涛卷海银为幔,郢雪飞英锦作章。

无事笙箫开客馆,有情山水聚衙床。

楼中恶语须磨铲,尽把新题换沈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米芾所作,名为《送大夫孙公镇东阳》。诗中描绘了孙公前往东阳任职的情景,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即将离别的不舍。

首联“照地干旄十丈长,大皇孙子守东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孙公出行时的壮观场面,干旄(古代军队中的旗帜)高耸十丈,象征着孙公的威严与尊贵,同时也暗示了他作为朝廷重臣的身份。大皇孙子则点明了孙公的家族背景,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身份地位。

颔联“吴涛卷海银为幔,郢雪飞英锦作章”运用比喻手法,将吴地的波涛比作银色的帷幕,郢地的雪花比作锦绣篇章,形象地描绘了东阳地区的美丽风光,同时也暗喻了孙公即将面对的治理任务如同撰写一篇锦绣文章,需要智慧与才华。

颈联“无事笙箫开客馆,有情山水聚衙床”则转而描写孙公到达东阳后的生活场景。无事时,他会在客馆中吹奏笙箫,享受宁静的时光;有情时,则与山水相依,寓官于自然之中。这既表现了孙公的闲适生活态度,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尾联“楼中恶语须磨铲,尽把新题换沈郎”表达了对孙公的期望与祝福。在官府中,难免会有不和谐的声音,但希望孙公能像磨平铲子一样,消除这些负面言论,用新的政绩来取代过去的争议,展现出他的政治智慧与领导能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孙公的才华与品德,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苏东坡挽诗五首(其一)

方瞳正碧貌如圭,六月相逢万里归。

口不谈时经噩梦,心常怀蜀俟秋衣。

可怜众热偏能舍,自是登真限莫违。

书到乡人望还舍,晋陵玄鹤已孤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苏东坡挽诗五首(其二)

淋漓十幅草兼真,玉立如山老健身。

梦里赤猿真月纪,兴前白凤似年辰。

将寻贺监船虚返,欲近要离烈可亲。

忍死来还天有意,免称圣代杀文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苏东坡挽诗五首(其三)

小冠白氎步东园,原是青城欲度仙。

六合著名犹似窄,八周禦魅讫能旋。

道如韩子频离世,文比欧公复并年。

我不衔恩畏清议,束刍难致泪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苏东坡挽诗五首(其四)

平生出处不同尘,末路相知太息频。

力疾来辞如永诀,古书跋赞许犹新。

荆州既失三遗老,碧落新添几侍晨。

若诵子虚真异世,酒佣尸佞是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