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其一)

更弛灯残梦暗惊。凝思枕畔怕分明。

缘何方法遣凄清。

毕竟国风非好色,从来吉士本多情。

乱头粗服可怜生。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人在深夜醒来后的感受和思绪。"更弛灯残梦暗惊",通过描绘灯光微弱,梦境结束后的突然惊醒,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凝思枕畔怕分明",诗人陷入深深的思考,害怕清醒后面对现实的清晰,反映出内心的不安和对孤独的畏惧。

"缘何方法遣凄清",诗人询问自己如何才能驱散这份孤寂与凄清,暗示了内心的困扰和寻求解脱的渴望。接下来两句"毕竟国风非好色,从来吉士本多情",借用了"国风"的传统意象,表达出尽管世俗常认为好色是逃避忧愁的方式,但真正的君子却懂得深情厚谊,用情感来化解内心的苦闷。

最后一句"乱头粗服可怜生",以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生活简朴,内心的情感依然丰富,这种不拘小节的自我认同,流露出一种坚韧和自嘲的意味。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细腻,语言含蓄,展现了作者在清末近现代初的个人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其二)

碧玉年华瘦可哀。家常衫子称身裁。

为伊憔悴十分该。

薄病恹恹愁似织,芳情脉脉泪成灰。

心头起落一千回。

形式:

浣溪纱(其三)

料峭春寒别恨新。传来消息没缘因。

几回情泪揾红巾。

解得颦眉心最苦,猜他深意话难真。

奈何天亦断肠人。

形式:

浣溪纱(其四)

牵得情丝几许长。恼人莫再细思量。

思量日有九回肠。

一点灵犀终不灭,三生幽怨倘能偿。

纵教万死亦何伤。

形式:

浣溪纱(其五)

往事重提泪有痕。天涯回首黯消魂。

心期负了不堪论。

好梦难从醒后忆,坠欢无复别时存。

度针楼上月黄昏。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