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兴(其一)》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静谧画面。诗中以菊花、枫树、红叶、素秋、溪声等自然元素为载体,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首句“菊花当牖酒当帘”,以菊花与酒作为开篇,暗示了诗人借酒赏菊的情趣,菊花的高洁与酒的醇厚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雅致的生活情调。接着,“枫树当风动远帘”一句,通过枫树在秋风中的摇曳,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之感,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红叶有诗追白傅,素秋无事独陶潜”两句,运用典故,将诗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情感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与共鸣。红叶与白居易的诗歌相呼应,素秋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相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十年梦境留天壤,一夜溪声到草檐”则将时间的跨度与空间的延展相结合,通过十年的梦境与一夜的溪声,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交融,以及自然之声对人心的触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此日登高赋秋兴,归来芦畔月纤纤”两句,点明了诗人的行动与情感的归宿。登高望远,赋诗抒怀,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喜悦与感慨;而归来的芦畔月色,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持久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时间、空间、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