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方传佛灯,名僧号鉴真。
怀藏通邻国,真如转付民。
早嫌居五浊,寂灭离嚣尘。
禅院从今古,青松绕塔新。
斯法留千载,名记万年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鹤林的作品,表达了对鉴真和尚的崇敬之情。鉴真和尚是一位杰出的佛教传道者,他将佛法传播至日本,对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产生深远影响。这首诗通过对鉴真和尚生平与精神遗产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他的敬仰。
"上方传佛灯,名僧号鉴真。怀藏通邻国,真如转付民。"
这些句子直接点出了鉴真和尚的身份及其在传播佛法方面的贡献。"上方"指的是中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而"传佛灯"则象征着他将佛法之光照亮了遥远的土地。"怀藏通邻国"表达了鉴真和尚不仅在国内弘扬佛教,而且还将其带到了邻近国家。
"早嫌居五浊,寂灭离嚣尘。"
这两句诗则反映出鉴真和尚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佛法修持的迫切心情。他希望尽快摆脱尘世的烦恼,以达到内心的清净与寂灭。
"禅院从今古,青松绕塔新。"
这里描写了鉴真和尚所在的禅院,是一处充满历史沉淀之地,甚至连青松都围绕着那座塔,显得格外庄严而又生机勃勃。
"斯法留千载,名记万年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鉴真和尚所传佛法能够流传千古的信心,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永恒地位,如同每年初春般不断更新而又不朽。
整首诗通过对鉴真和尚的赞颂,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及其传播者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海外弘法活动的认可与支持。
不详
剑外绵州第一州,尊前偏喜接君留。
歌声婉转添长恨,管色凄凉似到秋。
但务欢娱思晓角,独耽云水上高楼。
莫言此去难相见,怨别徵黄是顺流。
公斋一到人非旧,诗板重寻墨尚新。
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
深谢灞陵堤畔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