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景南署中对竹

谁种此亭竹,当樽一问君。

相看成野意,自觉远尘氛。

幽色霜前见,秋声月下闻。

醉来堪隐几,清梦入湘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章景南署中对竹》。诗中描绘了在署中与竹相对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幽静之美和诗人的超然心境。

首句“谁种此亭竹”,以疑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竹子的来历,营造了一种探寻与发现的氛围。接着,“当樽一问君”则将情感引入饮酒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在竹下饮酒、与竹对话的情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相看成野意,自觉远尘氛”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共生的感受。诗人与竹相对,心灵得到了净化,远离了世俗的纷扰,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野地之中,心境变得纯净而自由。

“幽色霜前见,秋声月下闻”描绘了竹子在霜前显现其幽深之色,在月下的秋声中更显生动。这里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最后,“醉来堪隐几,清梦入湘云”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中的状态,甚至在梦中也能感受到竹林的清新与宁静。这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升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秋夜雪后同王给事以宁集胡进士文澄宅予病先归

客醉黄花月,堂开白雪天。

重城辉夜色,老树夺春妍。

已负金樽酒,那成宝剑篇。

病来扶上马,归向小楼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高比部伯宗宅夜集得清字

铜漏夜初涩,冰壶韵转清。

月澄天汉影,风落禁钟声。

病里疏身计,天涯得友生。

后期无定所,江海共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冬夜同徐比部子与吴舍人明可听张肖甫鼓琴得声字

夜过成都客,风流羡长卿。

壶觞移烛影,山水入琴声。

庭敞风初断,天寒月更明。

他时轩冕会,应记薜萝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刘推官子礼之平阳

人怜燕市别,才羡洛阳奇。

春色迎骖动,民情到郡知。

天低姑射岭,云抱帝尧祠。

几为看汾水,东流寄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